表皮型白癜风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6201579.html

云采非遗·古韵文登

文登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浑厚,自古以来就享有“文登学”的美誉,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登历史文化的重要体现和延续。近年来,我们在发掘、保护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搜集整理了大量的非遗线索和项目。为使广大市民居家也能感受到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我们将陆续推出《云采非遗·古韵文登》系列,带您走进非遗,乐享生活!

孙氏整骨

孙氏整骨于年3月22日被列入山东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承人孙连生,年生于山东省威海市初村镇四甲村。其父亲年轻时救得一位逃荒老人,为报答救命之恩,逃荒老人将其“整骨术”以及接骨中草药秘方传授于孙老先生。得到真传秘方后,孙老先生即悬壶济世,并将“整骨术”亲自授予儿子孙连生。从此,“孙氏整骨”的名牌在烟台、牟平、文登、乳山方圆数百里叫响。

孙竹庭,年出生,自幼随父亲孙连生学习“整骨”术。18岁时,整骨医术即誉满乡里。年,医院医生,开启孙氏整骨秘方医术时代。

“孙氏整骨”主要针对“闭合性”骨与关节骨折及软组织损伤进行治疗。凭视肿胀部位、畸型情况,摸骨面、骨缘压痛点、凹陷高突,听骨擦响声,来诊断骨折的部位、类型、错位情形。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法拔伸、理正,以纸壳或木质夹板固定。对不稳定的骨折,在易错位处加垫棉团,防止再移位。每日或隔日解开夹板触摸骨端是否有移位,如有错位,再给整复,直到骨合完整如初为止。固定期间内,骨伤者服孙氏自制接骨草药。大多数患者经3周治疗后即鼓励其屈伸关节、下地活动,取得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的良好效果。

如今“孙氏整骨”技术已经获得全国一流、世界名牌称号。其中“锁骨骨折手法复位闭合穿针内固定技术”成为“山东省适宜卫生技术推广项目”;医疗范围辐射全国30多个省市及韩国、日本、美国、加拿大、南非等周边国家和地区,每年治疗骨伤病人近万人次,每年为多所院校联合培养中医骨伤科博士生和硕士研究生近30人。

年孙竹庭与“孙氏整骨”继承人朱惠芳等专家将“孙氏整骨”技术归纳为“整骨十二法”予以传承发扬。

“整骨十二法”包括以下学术内容:

⑴手摸心会手摸心会是整复骨折的基本方法,贯穿于整复全过程,是施行手法的首要步骤。先用手触摸骨折部位,先轻后重、由浅及深、从远至近、两端相对,仔细摸清骨折移位的方位,结合X线影像,术者头脑中形成骨折移位的立体形象,达到“知其体相,识其部位,一旦临证,机触手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的境界。手法的运用要准、稳、轻巧,有条不紊,切忌粗暴。

⑵体位牵转维持体位是四肢骨与关节损伤闭合整复中一项贯穿始终的重要手法。开始触摸骨折断端情况时,要稳定伤肢与原来畸形的轴线,防止骨折断端移位加大,刺伤其他组织。复位过程中配合术者做相应动作,外固定时保持肢体的正常轴线,以得夹缚。牵引主要是克服肌肉的对抗力,矫正重叠移位。患者在原始体位下作拔伸牵引,使移位于软组织内的骨折端拔伸出来;然后沿肢体纵轴对抗牵引,矫正重叠畸形对于单轴关节(如肘、膝关节)附近的骨折,将远端骨折段连同与之形成一个整体关节的关节远端肢体共同牵向近侧骨折段所指的方向,矫正成角畸形。如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需要在牵引下屈曲肘关节,才能达到矫正成角的目的。对多轴关节(如肩、髋关节)附近的骨折,一般有三个平面上的移位(水平面、矢状面、冠状面),复位过程中要改变几个方向,才能将骨折整复。如内收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俯卧位,牵引方向是先内收,后外展,再前屈上举过顶,最后内旋扣紧骨折断端,然后慢慢放下患肢,才能矫正其嵌插、重叠、旋转移位和向内、外、前的成角畸形。对于骨折与脱位,采用边变换牵引方向边转动肢体,松解粘连,以利进一步整复。手法运用要由轻及重,逐步增加牵引力,并要根据术者整复过程中的需要适时调整牵引力的大小。

⑶成角折顶横断形骨折、斜形骨折有成角畸形者,骨折一侧的骨膜与软组织常没有断裂,加之周围肌肉组织丰富,单纯拔伸牵引,不能解除骨折断端交锁,用两拇指顶住骨折突出的一端,其余手指环抱凹陷的一端,先将骨折片折向成角的一面,加大成角畸形,解除骨折端交锁,依靠拇指的感觉,估计骨折远近骨皮质已对顶相接,再骤然反折,使骨折复位。

⑷推挤提按推挤提按用于矫正骨折的侧方移位。可用拇指直接用力使骨折端复位。内外侧采用推挤手法,前后移位用提按手法。对于上肢骨折,可一手固定骨折断端,另一手握住骨折远端进行复位;对于下肢骨折,由于肢体肌肉丰厚,双手无法握持骨折端,在整复时不能依靠手指的力量整复,而是采用整个手掌、腕部甚至前臂进行骨折端的推拔、提按,才能达到复位的目的。对于长骨骨折的畸形愈合,可用推挤手法,使畸形矫正或重新折断,以利进一步复位与固定。

⑸相向回绕相向回绕主要用于纠正斜形或螺旋形骨折的旋转移位或断端有软组织嵌入的长骨干骨折,尤其是对前臂尺、桡骨单骨折背向的旋转移位,由于皮肤及软组织张力的限制,单纯采用以骨折一端绕骨折另一端的逆向回绕来完全纠正严重背向旋转是非常困难的。术者两手分别捏持骨折远近端,首先在轻度牵引下逆骨折原旋转移位的方向回绕,当远近骨端各自最大限度旋转回绕后固定不动,即背靠背移位变为侧方移位,然后令助手沿纵轴方向缓慢由旋前至中立位作40°左右的旋转牵引,同时术者在维持已完成的旋转移位的前提下夹挤提拉骨折远段,并用力向掌侧推顶近折段,变侧向移位为折面相对。手法运用要谨慎,避免损伤血管神经,如有软组织阻挡时,即应改变方向,不可盲目绕。

⑹夹挤分骨夹挤分骨用于两骨并列部位的骨折,如尺桡骨、胫腓骨等,骨折段因肌肉收缩及骨间膜的牵拉而相互靠拢时。复位过程中,用两手拇指及示、中、环三指在骨折的掌背侧夹挤两骨间隙,将靠拢的骨折断端分开。

⑺摇摆推顶摇摆推顶用于矫正长骨干部复位后的残余移位。经各种手法复位后的骨折,断端可能仍存在小的间隙,如有些锯齿或横断型骨折对合不严密,术者可两手固定断端,助手在轻度牵引下左右或上下一步摇摆骨折远端,使骨折准确对位,并沿骨折长轴方向推顶,使骨折端紧密嵌插,骨折更加稳定。还用于长管状骨整复过程中,复位后,两断端轻轻纵向推顶,判断骨折是否复位并据其稳定程度判断是否完全对位。

⑻旋转回位旋转回位主要用于纠正骨折端的旋转、分离移位,尤其是桡骨上1/3骨折,因局部肌肉丰富,软组织胀肿,骨间隙狭窄,手感不清等因素影响,在整复过程中常顾此失彼。利用前臂旋转肌和骨间膜张力的约束作用,采用牵引旋转前臂的方法可使骨折达到满意的复位。手法实施前要明确骨折的旋转方向,切忌盲目旋转。

⑼扣挤击打扣挤击打主要用于矫正近关节骨折的侧向分离移位。如在复位肱骨髁间骨折及胫骨平台骨折侧向移位时,维持牵引力下,术者可采用双手环抱骨折部位,五指交叉,利用两手掌根部相向挤压的力量时矫正骨折侧向增宽,恢复骨折的宽度,跟骨骨折的整复中,手指无法牢固捏持跟骨牵引,复位中,采用双手掌根部扣紧跟骨两侧,边牵引,边侧向轻度摆动、边用力扣挤,使粉碎的骨折块复位。如手掌的力量不足以达到整复目的,则可采用橡皮锤击打达到矫正骨折断端增宽的目的。击打过程中要注意锤击的准确性,以免伤及正常部位;要注意击打部位的皮肤保护。

⑽牵抖屈伸牵抖屈伸主要用于关节部位的整复。通过牵抖手法,利用与骨折相连的肌腱拉动骨折块,矫正骨折块的旋转或从嵌夹的关节间隙中解脱出来,以得进一步复位。如肱骨内上髁或外髁骨折,骨折块明显翻转或嵌夹于关节间隙中,运用该手法可顺利将骨折块从交锁中解脱。当关节内骨折复位后,常残余部分移位,致关节面不平整,可采用屈伸关节的方法,利用关节自身的对合关系进一步矫正残余移位,常用于肘关节、踝关节骨折的整复。

⑾撬拔扩新撬拔法主要用于关节内骨折或其他手法不易达到良好复位的骨折与脱位。利用钢针挑开阻碍复位的软组织并直接拔动骨折块复位。如严重移位的小儿桡内颈骨折、胫骨平台骨折、粉碎骨折中游离旋转的骨折块的整复需撬拔法。扩新法用于骨折或脱位时间较长,断端或关节间隙已被新生的软组织充填时,复位前先用专用的针刀将阻挡复位的瘢痕组织切开、剥削,将挛缩、卷曲的关节囊、韧带、腱膜理顺,形成新鲜创面,有助于骨折复位后的愈合及关节脱位的关节囊、韧带、腱膜的健康修复与重建,起到了“推陈出新”的作用。多用于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的复位及时间较长的骨折的整复。撬拔扩新的过程中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进针点、方向、进针深度及拔动范围,避免损伤重要组织。

⑿按摩推拿按摩推拿主要是调理骨折周围软组织,使扭转的肌肉、肌腱等软组织舒展通达,起到散瘀舒筋的效果。操作时要轻柔,按肌腱肌肉的走行方向,由上向下,顺骨捋筋。

如今,“孙氏整骨”的几代继承人与时俱进、传承创新,在“孙氏整骨”传统手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解剖学及生物力学理论,秉承“筋骨并重、辩病诊治”的原则,从单纯闭式手法整复发展到了采用“经皮穿针技术、外固定支架技术、微创接骨板技术、骨内钉技术、枕颌牵引”等三十余项中医特色疗法治疗骨伤技术,将“孙氏整骨”技艺推向了全国高端领域。

长按识别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kzmq.com/zzyhl/1150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