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是一种严重的致残性疾病,常发生于中青年人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治疗股骨头坏死上,很多患者深陷股骨头坏死治疗四大误区,从而会导致很多不良的后果。 01怎样知道股骨头出了问题? — 股骨头坏死最先出现的自觉症状就是疼痛,疼痛的部位是髋关节周围、大腿内侧、前侧或膝部。早期疼痛开始为隐痛、钝痛、间歇痛,活动多了疼痛加重,休息可以缓解或减轻。但也有呈持续性疼痛的,不管是劳累还是休息,甚至躺在床上也痛。而且,疼痛逐渐加重。 股骨头坏死是临床较为常见的髋关节疾病,特别是股骨头坏死早期无明显症状,特别是股骨头坏死早期无明显症状,一早发现多属于中后期股骨头坏死症,最早出现的症状是髋关节酸、困,有时呈间断性疼痛。 如有以下情况应高度重视,从几个方面进行自我检查,判断自己是否患有股骨头坏死症: (1)髋关节疼痛向腹股沟区或臀后侧、外侧或膝内侧放射。 (2)髋关节僵硬、无力、活动受限,抬腿不灵活,早期出现的症状是盘腿或向外撇腿以及下蹲困难。 (3)跛行:即走起路来患肢不敢用力负重,象踮脚样走路。 (4)骨折、脱位或髋关节扭伤愈合后,又逐渐或突然出现髋部间歇性或持续性疼痛。行走活动后加重,有时为休息痛,疼痛多为针刺样或酸痛,并出现上述反应。 (5)长期或短期大量使用激素或经常酗酒者出现髋关节疼痛,多为隐痛、钝痛,常位于腹股沟,活动时明显,休息后减轻。 (6)寒湿:天气寒冷时,髋关节酸困、疼痛加重,功能受限。 02股骨头坏死确诊需要什么? — 在此,医院中医骨科庞广智主任特别提醒广大患者,早期的股骨头坏死确诊需要拍核磁,核磁是针对髋关节早期的诊断,从核磁来看髋关节周围软组织硬化,骨化;二期到三期患者需要拍CT,目的是看一下骨小梁,股骨头内部的变化。用药以后需要通过CT看骨小梁的重建,骨密度和它的承重;X光片是看骨关节整体的结构变化(骨质增生,脱位),塌陷情况。早期患者拍X光片不容易被发现。一般发病半年或者一年以上的X光片才能显示出来。核磁是在发病3个月左右就可以发现,CT是在半年左右可以发现。 03股骨头坏死真的无法治愈吗? — 股骨头坏死早期,髋关节内只处于无菌性炎症期,关节囊内充血、渗出、囊内压增高、股骨头处于缺血状态,但股骨头骨小梁尚未断裂,股骨头尚未塌陷畸形,炎变及坏死组织尚可修复,因此股骨头坏死的治疗贵在早诊断与及时治疗。 股骨头坏死如果能早期发现、及时诊断是可以治愈的,中晚期的股骨头坏死通过治疗也可以达到疼痛消失,正常生活,病情不再发展的效果,因此股骨头坏死的早期诊断与及时治疗特别重要。 股骨头坏死只能换头吗 在没有出现感染、假体松动等合并症的情况下人工关节的使用寿命一般为20年,因此做人工关节最佳的年龄为65岁以上。人工关节置换后引起并发症,建议采取中医保守治疗。 对于股骨头坏死来说针对股骨头坏死的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股骨头坏死建议采取保守治疗。中医骨科庞广智主任说到,中医看诊讲究中医辩证,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了解主症兼症,掌握病情,诊断更确切,可以更精准的用药,这样可以缩短疗程,提高疗效,减少费用,达到治疗的目的。同时也可以增强医患可信度。 大部分股骨头坏死患者在确诊之后,医生都会告知患者需要长期休息,这样的话就可以使得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然后再接受手术或者非手术的治疗,要知道股骨头坏死患者治疗周期较长,短则半年长则需要1到3年治疗时间,这么长的卧床休息时间相当的不容易,那么股骨头坏死患者必须要卧床休息吗? 患了股骨头坏死之后肯定是不能够负重的,但是并不意味着必须只能卧床休息,这样的想法其实是不对的。股骨头坏死的形成是因为某件原因导致局部出现缺血形成的,因为疼痛的原因平时的活动受到了限制,肌肉收缩力也出现了下降,在此基础上减少活动就会造成恶性循环,最终使得局部血液循环出现障碍。 股骨头坏死之后需要掌握正确的休息方法,早期一旦确定患有股骨头坏死,就需要避免负重的出现,每天在床上也需要进行髋关节的功能锻炼,这样就可以用上髋关节周围的软组织预防出现黏连,每天在床上进行抬腿的锻炼,也可以预防大腿肌肉萎缩。同时每天必须要进行走路的锻炼,但在走路的时候必须要使用拐杖,这样就可以预防股骨头外形出现塌陷。 这样的锻炼方法每天都需要进行,可以使得髋关节周围软组织预防出现黏连的现象,股骨头的塌陷是在一瞬间发生的,因此我们每一步走路都需要使用拐杖,起到预防股骨头塌陷的效果。 患有股骨头坏死之后,不活动的思想是错误的,通过活动不但可以使得血液循环得到改善,还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出现,使得股骨头的修复能够起到帮助,但是功能活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在不负重的前提下,并且幅度不会过大,每一个动作可以达到轻痛才可以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延伸阅读: 股骨头坏死必经的恢复阶段 教你股骨头坏死怎么拄拐(图) 股骨头坏死为什么要做功能锻炼 深度解析股骨头坏死的功能锻炼 股骨头坏死饮食建议
长按上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