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运动损伤是指人在参与各项体育运动项目的过程中,在某些原因的影响下,导致身体的某处部位出损伤的情况,这对人的继续运动造成了影响。本病好发于专业运动员和活泼好动的青少年。常见的损伤部位包括肩关节损伤、肘关节损伤,及其一些长骨。根据不同的疾病类型可进行相应的处理,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 就诊科室 骨科 是否医保 是 英文名称 Athleticinjuries 是否常见 是 是否遗传 否 并发疾病 周围神经损伤、血管损伤、创伤性关节炎、坠积性肺炎 治疗周期 不同部位运动损伤,治疗周期差异较大 临床症状 疼痛、肿胀、活动受限 好发人群 专业运动员、青少年人群 常用药物 阿司匹林 常用检查 X线检查、磁共振成像、CT检查 二、疾病分类 按发病的缓急分类急性损伤急性损伤常出现于一些高能量活动中,由瞬间暴力一次作用而致伤,伤后症状迅速出现。其特点为发病急、症状骤起。如足球或橄榄球运动中的冲撞受伤、膝关节突然扭转受伤、篮球运动中跳起落地不稳受伤。起病较急,可出现骨折、脱位、关节扭伤、急性滑囊炎、肌肉拉伤等,常常需要及时制动。 慢性损伤慢性损伤是指由于长时间的局部负荷过大,超出了组织所能承受的能力而导致的组织损伤,常见于专业运动员,或者运动爱好者。其特点为发病缓慢、症状渐起,如慢性腱鞘炎、疲劳性骨膜炎、髌骨软骨病、慢性牵拉性骨骺炎等。 陈旧伤陈旧伤是指急性损伤后因早期失治或处理不当而导致的组织损伤,其特点是病程长、病情绵延。 按运动损伤的轻重程度分类轻度伤基本不影响伤者工作能力的损伤。 中度伤受伤后伤者需要停止工作24h以上,且需要在门诊治疗的损伤。 重度伤伤者需要长期住院治疗的损伤。 三、病因 运动损伤的主要由于运动负荷过重、运动动作不正确、运动前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活动引起。本病好发于专业运动员、活泼好动的青少年,暂无明确诱发因素。 主要病因 运动负荷过重随着极限运动的传播,以及激烈的对抗运动,如酷跑、篮球、足球等,因为在这些运动中,会在短时间内对学生的机体造成较大的负担,如果身体素质不过关,就容易造成肌肉或者韧带的损伤。 动作不正确在长期性的损伤中,在参与该类型的运动时,由于不会产生太多激烈的运动,所以有可能会懈怠专业的运动技巧,不太注重非专业动作对机体造成的小损伤,比如,有些体重较大的学生会在慢跑运动中产生损伤,原因在于过大的体重会在慢跑过程中不断地对膝盖造成较大的压力,长此以往就会导致膝盖损伤。 运动前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活动在产于一些激烈的活动中,如果运动前不做好热身运动或者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活动,很容易在高难度的动作中发生损伤问题,如关节错位、韧带撕裂等。 流行病学 本病临床上较为常见,暂无准确流行病学数据。 好发人群 专业运动员专业运动员常常需要长期重复一个动作,即使不需要太激烈的运动,也会对肌肉韧带造成一定损伤。 活泼好动的青少年青少年处在一个好动的年龄,又由于对运动负荷的评估和危险意识欠缺,故成为运动损伤的好发人群,多说为急性损伤。 四、症状 运动损伤主要表现为疼痛、肿胀、活动受限,部分急性关节损伤的患者可出现关节腔空虚感的症状。本病可能合并有周围神经损伤、血管损伤、创伤性关节炎、坠积性肺炎。 典型症状 疼痛体检时损伤部位明显压痛,出现骨折时可触及骨擦感。急性损伤中伤后24~48小时可见淤血斑,受伤严重者伤后数天可向毗邻部位蔓延,比如出现严重的肱骨近端骨折受伤数天可向上臂胸部蔓延。慢性损伤时,疼痛部位肌肉内可出现结节状略硬的占位,按摩推拿等理疗往往可以缓解。 肿胀暴力伤可引起毛细血管的离断,肌肉损伤,组织液外渗。数小时后可出现患肢肿胀。 活动受限在膝关节损伤中,蹲-起动作或上下楼动作受限,在肱骨近端骨折中可出现外旋受限。 其他症状 关节腔空虚感常见于急性损伤关节脱位,在篮球或者足球赛中过度牵拉,肩关节脱位时触诊可及肩峰下空虚感。 并发症 周围神经损伤运动损伤中出现肱骨中、下1/3交界处骨折极易损伤紧贴肱骨行走的桡神经,出现垂腕畸形。 血管损伤运动损伤中出现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近侧骨折端易造成肱动脉损伤,出现上臂肿胀,患肢远端苍白。 创伤性关节炎多见于关节内骨折,关节面遭到破坏,未能达解剖复位,骨愈合后使关节面不平整,长期磨损致使关节负重时出现疼痛。 坠积性肺炎常见于参加运动健身的老年人,例如股骨骨折需要长期卧床,引起坠积性肺炎。 五、就医 运动损伤患者患部出现剧烈的疼痛,或者患肢异常活动等表现需要及时到骨外科、康复科、疼痛科就诊,通过做X线、磁共振成像、CT等检查确诊,本病需要与病理性骨折进行鉴别。 就医指征 休息后还不能缓解的疼痛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检查。 出现肌肉乏力或者神经卡压症状及时就医。 剧烈疼痛情况应立即就医。 就诊科室 优先考虑去运动医学科就诊。 出现活动受限症状去骨外科就诊 出现慢性疼痛症状去疼痛科就诊。 医生询问病情 因为什么来看病的? 有没有参加剧烈的运动啊?(篮球、足球、酷跑等) 是不是长期进行同一个动作? 有没有以下症状?(疼痛、肿胀、活动受限) 这些症状持续多长时间了? 需要做的检查 X线检查准确的X线片对创伤诊断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判断有无骨折及骨折的部位、移位程度及骨折脱位的方向。在一些关节部位的骨折,往往需要多个平面的X线。 磁共振成像检查MRI对于软组织损伤的诊断有明确意义,尤其是肩袖、肱二头肌等肌肉或者韧带的损伤,但其费用较高,临床一般不作为常规检查。 CT检查CT在判断有无合并相邻部位的骨折及其移位、压缩骨折及骨折脱位方面有很大帮助。在有无合并血管损伤方面也有重要意义。 六、诊断标准 结合病史及其临床症状和辅助检查不难诊断。多数有参加剧烈运动的病史,有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可初步诊断为运动损伤。 鉴别诊断 病理性骨折可见于肿瘤的转移部位的病理性骨折,或者有骨折疏松者,可以无参加剧烈活动病史,轻微的运动就可以造成骨折,一般可通过是否有运动史进行鉴别。 七、治疗 运动损伤的治疗周期需要根据具体的部位决定,急性期可选择支具或悬吊带制动,慢性损伤可通过口服止痛药改善,存在骨折的患者可通过手术治疗改善。 治疗周期 不同部位运动损伤,治疗周期差异较大。 一般治疗 急性期可以选择支具或者悬吊带制动,对于慢性的损伤初期,可以选择热敷、理疗等方式,多数症状可以缓解。 药物治疗 慢性损伤中可以口服止痛药,比如阿司匹林等,停止所重复的活动,往往有很好的疗效。但要主要不可长期口服阿司匹林,应注意期副作用。 手术治疗 多数用于急性损伤,存在骨折或者骨折移位,或者关节内骨折时,可以选择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八、中医药治疗 中药治疗 中医在伤科非常有特色,可根据不同情况在损伤的不同阶段有相应的治疗方法。 针灸治疗 排除针灸的绝对禁忌症后,几乎都可以用针灸首选(镇痛、改善功能)或者辅助治疗(有骨折或脱位者)。 预后 运动损伤一般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可治愈,不影响自然寿命,存在骨折的患者可在治疗后3~4个月进行复诊。 能否治愈 运动损伤多数情况可以治愈。 能活多久 正确积极治疗,不影响自然寿命。 复诊 急性损伤存在骨折时,3~4周后复查X线片,查看骨折愈合情况。 饮食 饮食调理 运动损伤患者无需进行特殊饮食调理,注意营养均衡即可。 护理 运动损伤出现骨折的患者,需要注意个人卫生,同时注意在饮食起居时有护理人员陪同,适当休息,同时重点注意遵医嘱进行功能锻炼。 日常护理 运动损伤中出现骨折的患者,制动期间,生活不便,护理人员要注意患者的个人卫生,饮食起居都应有护理人员陪同。 慢性损伤中,患者要适当的休息,减少持续工作时间。 预防 运动损伤可通过掌握正确的运动动作、做好热身活动,避免做超负荷运动以及做好必要的保护措施的方式进行预防。 预防措施 掌握正确的运动动作,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运动前做好充分的热身活动。 增强自身素质,不要超负荷运动。 进行运动时,要做好必要的保护措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kzmq.com/zzyjg/1160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