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意象在各个民族的语言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文化符号,具有丰富的寓意,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由于文化意象本身的复杂性、特殊性,在翻译的过程中往往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陷阱,以至于出现信息传递的错误,造成文化意象的错位和失落。 文化意象的错位(nonequivalenceofculture-loadedimage) 语言学家认为世界上各族人看到的同一客观现象,不同的民族语言会给它“刷上不同的颜色”。“其间的互译性越差,翻译就越难接近其理想效果”。 王佐良先生谈到翻译困难时说,除了对原文的了解外,他(译者)还要不断地把两种文化加以比较。 不同民族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而对相同的物象可能赋予不同的文化内涵,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如果仅仅找对应词做到字面意义的对等,就很可能导致文化意象的错位。 缘于此,文化意象的错位具体表现为作为喻体的文化意象上的差异。 换言之,在一种文化传统中一个具有正面寓意的美好文化意象在另一种文化里可能却成了反面寓意的丑陋文化意象。 文化意象错位的原因在于人的认知模式并不是世界通用的,只有将一个词一个事物放到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才能理解它的意义。 文化为我们提供了认知事物的所有背景经验。对于月亮一词的意象,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差异主要与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相关。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狗总是受到鄙视、诅咒的对象,一般与狗有关的词语都带有贬义。 例如,“狗胆包天",“狗眼看人低”,“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 然而,在西方传统文化里,狗的地位要高的的多,狗是人类的忠实朋友, 例如,当某人碰到好运时会说“Iamaluckydog.”(我是一个幸运儿); 当某人感到自己上了年纪学不会新东西时会说“Iamtooolddogtolearnnewtricks.”(我这条狗太老了学不会新玩意了); 当某人感到累时会说:“dogtired”(像狗一样累坏了); 当说道人人都有得意的时候会说“Everydoghashisday." (每一条狗都有出头的一天)。这里都是以狗喻人,毫无贬义。 文化意象的错位常常使译者陷入一种两难的境地:照顾了内容,失去了意象,照顾了意象,又损害了内容。这方面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MilkyWay”的汉译和“银河”或“天河”的英译。 在汉文学作品中,“银河”常会使人联想到汉民族牛郎织女的神话爱情故事,“银河”在中国人的想象中是一条水深浪急,无法逾越的天堑。 可是,在希腊神话中“MilkyWay" 既指天后Hera在给Heracles喂奶时滴下的乳汁凝成的一条路,又可指人间通往宙斯宫殿的一条乳白色大道。 由此可见,汉民族中银河的特征是有水的“天河”,而英语中的“MilkyWay”则是陆地上乳白色的“道路”。 如果不注意这种文化背景的差异,在翻译中就会导致文化意象的错位。 例1Abroadandampleroad,whosedustisgoldandpavementstars,asstarstotheseappearsseeninthegalaxy--thatMilkyWay,thick,nightly,asacirclingzone...(Milton:ParadiseLost) 译文:一条广大富丽的路,尘土是黄金,铺的是星星,像所见的,天河中的繁星,就是你每夜所见的,腰带般的银河,在原文中,弥尔顿将亚当去见神的路生动地比喻成有尘土,有铺路石的“MilkyWay",显然是指“通往宙斯宫殿的乳白大道”。 但在译文中,译者把喻体译为“银河”,比喻恐有失当:河上尘土如金,路石如星,岂不让人疑惑?由于忽视了英语中的“MilkyWay”和汉语中的“银河”所传递的文化信息有径庭之处,而在翻译中产生了文化意象的错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kzmq.com/zzyjg/1182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