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5、6个月时,当宝宝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头部,他就会学着坐起来,用直立的视角去观察这个世界。 虽然在大人眼中,坐不是件特别的事,但对宝宝来说却意义非凡。学习独坐后,宝宝就能解放出双手,去完成更多复杂的探索工作。 在宝宝学坐的过程中,有一个很容易被家长疏忽的点就是坐姿。 在各种坐姿中,有一种姿势对宝宝的伤害特别大。一旦宝宝习惯用这种方式坐立,年龄越大就越难改变,对身体的伤害也会越大,这种坐姿就是W坐姿。 01什么是W坐姿? W坐姿是指膝盖向内弯曲,双腿向两侧张开的坐姿。因为使用这种坐姿时,双腿的形状很像W,因此被称为W坐姿。 对成年人来说,这种坐姿并不舒服,但它却是孩子们的最爱。很多宝宝从11个月左右就开始出现这种坐姿,直到上幼儿园,甚至小学,只要坐在地板上,他们就会习惯性地使用W坐姿。 这种姿势之所以受到孩子们的欢迎,是因为它非常稳定和省力。 当宝宝学习坐立时,最困难的就是保持身体的平衡。在学坐的初期,哪怕只是一个微小的动作(稍微转头去看一个东西)也会让宝宝失去平衡,一头栽倒。 宝宝必须通过不断的练习,强化自己的肌肉和平衡能力,才能稳稳地坐在地上,把注意力放在双手的其他活动上。而要做到这一点,通常要等到宝宝两岁。 但只要使用W坐姿,通过腿部和地板的大面积接触,宝宝无需使用核心肌肉的力量就能轻松而稳定地坐着,这几乎就是宝宝找到的一条捷径。 但很多家长不知道,这条捷径其实隐藏着很多风险,可能会对宝宝带来各种不利的影响。 02W坐姿的危害 W坐姿看似可爱,却隐藏着很多风险。 1、不利于膝盖和臀部的发育 使用W坐姿时,孩子的臀部、大腿骨和膝盖关节都会发生不自然的旋转,并对脊柱施加压力,不利于骨盆和腿部的正常发育。 尤其是对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孩子来说,很容易造成髋关节脱位。 2、导致肌肉紧张 成年人使用W坐姿时普遍会感到不舒服,原因就是这种姿势会对肌肉和关节造成不必要的拉伸。 虽然孩子因为肌肉较柔软,关节和韧带更加灵活而不会感到不舒服,但这种消极的影响仍然存在。久而久之,孩子会习惯W坐姿,改成其他坐姿时反而会觉得不舒服。 3、影响核心肌肉的发育 宝宝学坐时需要控制好头部和背部,保持直立和平衡,这需要核心肌肉的支持。虽然宝宝一开始很容易摔倒,没有办法坐很久,但只要坚持锻炼,增强核心肌肉的力量,就能坐得越来越稳,坚持越来越长的时间。 但假如宝宝通过W姿势来保持身体的稳定,核心肌肉就没有办法得到锻炼。这不仅会影响宝宝使用其他姿势坐立,更会导致背部、臀部和腿部无力,影响正常的行走和运动。 4、影响精细动作能力的发展 当宝宝使用正常的坐姿时,他应该能够旋转身体,跨越身体中线拿取物品。也就是说,可以用右手拿到身体左边的东西,用左手拿到身体右边的东西。 这使得宝宝可以协调两侧的身体,发展优势手和精细动作能力,为今后的学习、阅读和写字打下基础。 但当宝宝使用W坐姿时,身体被固定住了,只能用左手拿身体左边的东西,用右手拿身体右边的东西,这样不利于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能力的良好发展。 03如何帮孩子纠正W坐姿? 说了这么多W坐姿的危害,到底该教宝宝怎么坐呢?要是孩子已经习惯了W坐姿,我们又该如何纠正呢? 如果你的宝宝还很小,或者正在学习坐立,那么建议你多观察宝宝的坐姿。一旦发现他使用W坐姿,可以用玩具吸引他站起来或爬向你,自然地改变身体姿势,然后教他用其他方式坐下。 V坐姿(坐在地上,双腿向前伸直,形成一个V的形状),双腿朝一个方向弯曲的侧坐,双腿交叉盘坐都是安全的姿势,可以让孩子挑一个他觉得舒服的姿势来坐。 对于年龄大一点的孩子,当看到他使用W坐姿时,可以提醒他换一个姿势坐,或者给他提供小凳子、沙发,避免他直接坐在地板上。 还可以带孩子做一些加强核心肌肉的动作,比如瑜伽、攀爬等,使用正确的坐姿本身也可以锻炼孩子的核心肌肉,帮助他改掉W坐姿。 从今天开始让孩子用健康、安全的方式坐立,越早改变,越容易改变。 我是小样妈,复旦学霸妈妈,脑功能培训师,专注分享0-6岁育儿、早教方法。喜欢我的文章,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