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肱骨髁间T型骨折较少见,目前大多数文献尚无大样本总结报道,推荐的治疗方式也并没有多样本治疗基础,更没有标准的治疗方案。 来自贝尔格莱德大学的Ducic等比较切开复位和经皮闭合复位两种方法术后疗效和并发症,将结果发表在Injury杂志上。 采纳Toniolo分型,将儿童肱骨髁间T型骨折分为3型:Ⅰ型:没有移位或轻微移位;Ⅱ型:移位,不伴干骺端粉碎性骨折;Ⅲ型:移位,伴有干骺端粉碎性骨折。 作者纳入19例在年2月-年9月间行闭合复位治疗或切开复位(钢板或克氏针)的肱骨髁间T型骨折患者(17例男性,2例女性),平均年龄12.5岁(3-16个月)。 所有患者中I,II,III型骨折分别占3例,4例,12例。予以全麻后施行手术。I型骨折或II型的采用闭合复位,共7例;III型实施切开复位,共12例。 在C臂机透视下进行闭合复位,保持患者肘关节屈曲,应用大的点式骨盆钳稳定已复位的骨折块,随后2根或更多克氏针从肱骨内侧髁和外侧髁穿入邻近的骨折块达到稳定。术后,肘关节予以石膏板固定。 对移位伴有干骺端粉碎性骨折(III型)和闭合复位失败的患者实施切开复位。经Bryan和Morrey描述的后侧入路予以暴露骨折端。关节面重建、髁间骨折转变为髁上骨折。 使用克氏针,螺钉或钢板行内固定治疗。最后在X片机透视下行骨折复位,缝合伤口,石膏板固定肘关节。 跟踪随访的12-97个月(平均49月)。所有患者分别在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评估(图1)。 图1.儿童肱骨髁间T型骨折的术前片:(A)正位片,(B)侧位片;术后6个月:(C)正位片,(D)侧位片;术后两年:(E)正位片,(F)侧位片。 采纳创伤骨科协会颁布的评分系统和和Jupiter等修改的额外参数对患者进行随访最后的功能评估。涵盖6个方面(活动范围,解剖复位,恢复到术前活动水平,疼痛,主观感受和残疾)疗效评定分4个等级(1-优,2-良好,3-可,4-无效)。 结果发现,显著疗效占10例(闭合复位中占6例,切开复位占4例),良好占8例,无效占1例。1例患者在切开复位螺钉固定后无效后,额外增加2根克氏针固定治疗,最后症状改善。1例患者出现针口感染,保守治疗后好转。 若闭合复位后达不到满意的位置,再予以手术治疗。有文献报道,切开复位在治疗严重的肱骨髁间骨折会引起关节的僵直。目前治疗手段的选择依据受患者年龄,骨折类型,骨折块形状,复位时肱骨远端关节面外观和复位后骨折的稳定性及手术医生的经验决定。 作者总结认为闭合复位和切开复位治疗儿童肱骨髁间T型骨折均有不错的疗效。然而,评定标准只适用于成人,儿童并不适用。因此,未来需要有更多的文章来提供一个较为标准的教程。 本文来自丁香园骨科频道,系站友taoqijie编译。欢迎分享,谢绝转载。 丁香园骨科时间实用临床资讯,尽在丁香园骨科时间。 当下,论文成了许多医生心头的梗,您是否对论文有着爱恨交织的复杂感情?面对论文,您有哪些不吐不快的观点?欢迎参加本次调查。北京哪里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白癜风早期有什么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