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脑血管病已成为危害我国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具有死亡率、致残率高的特点。据统计,在存活的脑血管病患者中,约有四分之三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能力,其中重度致残者约占40%。目前,全国每年用于治疗脑血管病的费用估计要在亿元以上,加上各种间接经济损失,每年因本病支出接近亿元人民币,给国家和众多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康复治疗对减少医疗资源消耗以及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增加脑损伤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脑血管意外、脑外伤等造成的重度颅脑损伤的康复常常涉及意识障碍的评估和促醒、严重的运动功能障碍及肌张力障碍、失语症、吞咽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的康复等,这些领域一直是神经康复中的难点。 在中医院“一体两翼”(以医院为主体,骨伤与康复两个学科方向两翼齐飞)的医院发展策略的指导下,利用“国家级中医康复重点专科”的平台,康复二科积极引进了脑电非线性分析、经颅直流电刺激等新检查和治疗技术,对临床上“疑难重复杂”的神经功能障碍展开了治疗。现将两个典型病例报告如下: 病例1:患者刘X,男性,67岁,因“车祸后意识不清7月余”入院。患者7月前因车祸致意识不清,头颅CT示“广泛脑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大量出血、左侧额颞部硬膜下血肿、左侧颞叶脑挫裂伤并脑内血肿、右侧颞叶脑挫裂伤”。患者辗医院,意识障碍改善不明显;患者家属对其意识状态非常焦急,为抱最后一线希望于年4月28医院康复二科。入院查体:持续植物状态,可自主睁眼,无言语及指令反应,无功能性(有目的性)运动,无视觉追踪;饮水呛咳,可经口进食少量半流食,留置胃管。改良昏迷恢复量表评分:4分。入院诊断:脑外伤持续植物状态、脑室腹腔分流术后、颅骨缺损修补术后。该患者主要问题为意识障碍,还能不能醒?什么时候醒?如何促醒?临床上如何判断其意识状态是否处于清醒状态?均为难题,故属于疑难病例。 我们利用两个意识障碍相关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首先对该患者进行了脑电非线性分析检查,确定了患者处于持续性植物状态,而且苏醒的可能性比较大。随即给予积极的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同时配合综合促醒康复措施,包括针灸、中药、听觉刺激以及肢体运动康复等。经过2个月的治疗,目前情况:意识清醒,能理解部分语言,左侧肢体可见随意运动,面部表情较前明显丰富;右侧肢体张力较前明显改善,可见小幅度自主屈肘,疼痛刺激下可见右下肢躲避反应;拔除胃管,自主经口进食水。改良昏迷恢复量表评分评分:18分。患者由持续植物状态恢复至最小意识状态,最后到清醒。目前开始失语症康复和肢体运动康复训练。 病例2:患者孟X,男性,64岁,因“言语不利伴右侧肢体活动不利3个月”入院。患者3月前在家中突发右侧肢体运动不利,不能说话,头颅MRI示左侧大脑半球新发梗死,头颅MRA示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经治疗患者病情稳定,但言语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无明显改善,为进一步康复而入我科。入院查体:神清,完全性失语(命名不能、听理解差、不能数数,只能发“啊”、“呀”之类无意义单音),右侧肢体软瘫,右肩关节半脱位,小范围被动活动即示意疼痛,右手肿胀明显。康复评定:ADL20分,Fugle-Meyer5分。复查头颅MRI示:左侧额叶、顶叶、颞叶大面积梗死灶。入院诊断:脑梗死恢复期(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右侧肢体软瘫完全性失语高血压病1级、高脂血症、痛风。该患者主要问题是:常规治疗(针灸、理疗、PT、ST)起效慢;患者的康复积极性差,无主动说话意愿,右侧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缓慢。家属提出放弃失语症治疗,仅以运动功能改善为目标,并准备联系以运动治疗的外院进行治疗。由于完全性失语的康复属于“世界性难题”,而且该患者还存在主动性差,不积极配合康复,故该病例属于疑难复杂病例。 我们利用两个失语症相关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研究成果,先对患者进行脑电非线性分析,发现其言语恢复仍有很大希望和潜力。接下来经过2周的经颅直流电刺激,患者的复述能力明显提高,不仅能数数,而且可以说自己的姓名,说出一些常见物品的名称;听理解也明显提高。另外,训练积极性显著提高。家属对结果很满意,表示就是自费也要继续治疗。目前患者仍在院治疗,现可进行2-3个词的简单对答,右上肢肩肘关节出现运动,下肢开始进行站立和步行训练。 启示 我们应当紧跟国际康复发展动向,将先进的理念、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应用于临床和科研;不仅重视运动功能的康复,更应北京治疗白癜风得多少钱啊白颠疯如何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