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关节活动范围较大,但韧带松弛,关节囊比较柔韧且富有弹性,牵拉负重后易引起脱位。如小儿突然跌倒,家长牵着孩子的一只手向上提起来,结果使关节脱臼;外出散步时,突然有辆车从拐角开出来,惊慌的妈妈会吃惊地猛拉孩子的胳膊,引起脱臼;做母亲的用手拉睡懒觉而不想起床孩子的一只胳膊时,也会发生脱臼。 脱臼常发生在关节活动度大、关节囊比较松弛的部位,比如肘关节和肩关节就很容易脱臼,加上小孩的骨关节还没发育好,一点点拖拽就可能引起关节脱臼。 什么是肘关节的桡骨小头半脱位? 肘关节的桡骨小头半脱位是1-4岁小孩肘关节脱臼中最常见的,又被称为“牵拉肘”。当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前位忽然受到纵向牵拉时容易引起桡骨小头半脱位,有时幼儿翻身时上臂被压在躯干下导致受伤引起脱位。引起肘关节脱臼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拽孩子起床;孩子走路或上下台阶时,有人突然用外力向上提拉孩子的手臂等等。而幼儿肩关节脱臼引发最多的原因是小孩朝前方摔倒时手掌或肘部撑地。 常见的桡骨小头半脱位又称达拉肘,是婴幼儿常见的肘部损伤之一。发病年龄1~4岁,其中2~3岁发病率最高,占62.5%。本病男孩比女孩多见,左侧比右侧多。 如何判断是否桡骨小头半脱位? 1、关节脱臼常常是一刹的事,伴随剧烈疼痛感,年幼的宝宝会大哭。会说话的小孩会大喊“疼”,能随疼痛感大致指出脱臼部位。 2、孩子脱臼的关节将不能像没受伤那样自由地活动。 3、受伤关节的韧带和肌肉会受到牵拉,触碰伴随剧烈疼痛,所以孩子会对大人触碰受伤部位感到抗拒。 4、把玩具放在孩子眼前让他伸手抓,如果手能举过头顶,说明没问题。反之如果孩子一直避免使用该手臂,或者即使使用也无法抬高,那么很有可能脱臼了。 如何处理宝宝桡骨小头半脱位? 桡骨小头半脱位复位后不需固定,但很易复发,即使是多次脱臼,也很容易治好。桡骨小头半脱位复们作法是:用一只手的拇指压迫在向外凸出的桡骨小头上,同时另一只手握住小儿手腕,将前臂向外侧旋转,并慢慢屈曲肘关节,如果关节处发生较轻微弹响声,说明桡骨小头已复位,小儿马上就可用受伤的手去拿东西。 复位方法二: 让孩子坐在家长或监护人的大腿上面对着操作者。扣住患肢的手和肘。操作者的手指或大拇指应压在桡骨头上。无论是操作者的手指或大拇指位置或患肢的初始位置对于复位成功都至关重要。 旋前屈曲前臂直到感觉环状韧带移回至正常位置。环状韧带复位时操作者可以感觉或听到轻微的咔哒声。 如果复位成功,孩子便会不痛并能在5-30分钟内自如活动,包括碰触高过头顶的物体。 当然如果父母并没有这方面经验还是尽快去找医生来复位。 复位后处理 复位后,一般不需要特别处理,必要时用绷带将患肢悬吊胸前两天,为宝宝穿脱衣服时,防止牵拉患肢,以免脱位再次发生,形成习惯性脱位。但是宝宝发生过桡骨头半脱位后,要避免牵拉患肢,以防再次脱位。平时在穿衣时须先穿患肢,脱衣时后脱患肢。宝宝跌倒在地时,不要握宝宝单侧手部拉起宝宝,应用双手从宝宝腋部抱起为妥。 但应该提醒家长注意的是,脱臼具有反复性、习惯性,只要发生一次,以后就容易反复发生。切忌不可用提物的方式突然牵引宝宝手臂或用粗鲁动作给宝宝更换衣服,以免脱位再次发生而形成习惯性脱位。 如何预防桡骨小头半脱位? 1.平时牵拉(提)宝宝的手部时,应同时牵拉衣袖。 2.防止跌仆。 3.家长与宝宝嬉闹时应注意方法,不能单牵(提)手。 4.若出现上述表现,家长可自行复位,医院就诊。 5.避免反复脱位,形成习惯性。 6.穿衣服时应避免手部旋前位牵拉,应和衣袖同时拉扯。大宝宝穿衣服时尽量让宝宝自己伸手,不要穿太紧衣袖的衣服 百癜风治疗白癜风的药品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kzmq.com/zzyjg/448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