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常识

成人心肺复苏方法:

1)保持呼吸道通畅

开放气道以保持呼吸道通畅,这是心肺复苏成功与否的关键第一步。首先查看

病人口中有无食物、呕吐物、假牙等异物,然后置病人为侧卧位或平卧,将头部侧向一边。急救者一手固定舌头前端使其勿向后倾,若有异物可用另一手的末指或中指深入其口中,将这些异物清除干净。

2)进行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是用人工方法借外力来推动肺、膈肌或胸廓的活动,使气体被动地进

入或排出肺脏,以保证机体氧的供给和二氧化碳的排出。常用的有口对口、口对鼻两种人工呼吸法,其中口对口人工呼吸是为病人供应所需氧气的最简单、快速而效的方法。

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急救者用颈部抬高法保持病人的气道通畅,同时用压前额的那只手的拇指、示指捏紧病人的鼻孔,以防止吹气时气体从鼻孔逸出。急救者深吸一口气后,用自己的双唇包绕封住病人的口外部,形成一个封闭腔,然后用力吹气,使胸廓扩张。吹气完毕,急救者的头稍抬起并侧转换气,松开捏鼻孔的手,让病人的胸廓和肺依靠其弹力自行回缩,排出肺内二氧化碳。按以上步骤反复进行。吹气频率为成人14—16次/分、儿童18—20次/分、婴幼儿30—40次/分。

3)人工循环——胸外心脏按压

人工循环就是通过持续而有节律地按压胸骨,使胸腔内压力增加,间接压左右心室,使血液流入大动脉,建立起血液循环,为心脏自主节律的恢复创造条件。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胸外心脏按压。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病人必须平躺在一硬平面上。目前大多数家庭都睡软床或席梦思床,而在软床上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是徒劳的。急救时,若病人正在床上,来不及将病人抬到地面上,应迅速找寻一大而硬实、平面的东西垫在病人胸部下。使病人的头略低于胸部,双下肢平放或稍抬高,解开上衣,急救者跪在病人右侧。选择胸外心脏按压部位:先以右手的中指、示指定出肋骨下缘,而后将右手掌侧放在胸骨下1/3,再将左手放在胸骨上方,左手拇指邻近右手指,使左手掌底部在剑突上。右手置于左手上,手指间互相交错或伸展。按压力量经手跟而向下,手指应抬离胸部。

胸外心脏按压方法:

急救者两臂位于病人胸骨的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对中等体重的成人下压深度为3—4厘米,而后迅速放松,解除压

力,让胸廓自行复位。如此有节奏地反复进行,按压与放松时间大致相等,频率为每分钟80—次。

人心肺复苏方法之一:

当只有一个急救者给病人进行心肺复苏术时,应是每做15次胸心脏按压,交替行2次人工呼吸。

人心肺复苏方法之二:

当有两个急救者给病人进行心肺复苏术时,首先两个人应呈对产位置,以便于互相交换。此时,一个人做胸外心脏按压;另一个人做人工呼吸。两人可以数着1、2、3、4、5进行配合,每按压心脏5次,口对口或口对鼻人工呼吸1次。

骨折急救常识

骨折中最常见的是四肢某一部位的骨折。如果摔倒或受其它外伤以后,四肢的某个部位疼痛剧烈、发生畸形或活动受限,就要想到可能是发生了骨折。尤其是老年人,四肢受外伤更容易发生骨折。家里万一出现了骨折病人,应做紧急处理,医院抢救。

急救措施

1.骨折发生后,应当迅速使用夹板固定患处。如果不固定,让骨折部位乱动,有可能操作神经血管,造成麻痹。但是,骨折时,由于局部有内出血而不断肿胀,所以不应固定过紧,不然会压迫血管引起淤血。

2.固定方法可以用木板附在患肢一侧,在木板和肢体之间垫上棉花或毛巾等松软物品,再用带子绑好。松紧要适度。木板要长出骨折部位上下两个关节,做超过关节固定,这样才能彻底固定患肢。如果家中没有木板可用树枝、擀面杖、雨伞、报纸卷等物品代替。

3.皮肤有破口的开放性骨折,由于出血严重,可用干净消毒纱布压迫,在纱布外面再用夹板。压迫止不住血时,可用止血带,并在止血带上标明止血的时间。

4.大腿骨折时,内出血可达0毫升(人体总血量大约毫升)过紧也能引起神经麻痹,铸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当用夹板、绷带固定后,每隔30分钟用手指插进去查看一下,以确认是否松紧适当。

外伤出血急救常识

人体受到外伤之后,往往首先看到出血。成人的血液占其体重的7-8%(男占8%,女占7%)。一个体重50公斤的男性,血液约为毫升。失血总量达总血量的20%时,出现头晕头昏、脉搏增快、血压下降、肤色苍白、出冷汗及尿量减少等症状。当外伤大出血时,失血量超过总血量的40%就会引起生命危险。因此,止血是救护中极为重要的一项措施,必须迅速、准确、有效地进行止血。

一、外伤出血的分类及判断:

1、内出血:

一是吐血、咯血、便血、尿血,从而判断相关内脏有无出血;

二是出现全身症状,如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发冷、脉搏快弱、以昏迷、呕吐、及胸、腹部有无肿痛,从而判断肝、脾、胃及脑颅内等重要脏器有无出血。

2、外出血:分为三种。

A:动脉出血:血液呈鲜红色以喷射状流出,失血量多,危害性大,若不立即止血,要危及生命。

B:静脉出血:血液呈暗红色以非喷射状流出,如不及时止血,时间长,失血量大,也会危及生命。

C:毛细血管出血:血液呈水珠状渗出,颜色从鲜红变暗红、失血量少。多能自动凝固止血。

二、止血法:

1、指压止血法:用手指压迫出血的血管上部(近心端),用力压向骨方,以达到止血目的。此法适用于头部、颈部和四肢外伤出血,是临时止血的措施。

(1)头顶部出血:在伤侧耳前,对准耳屏上前方1.5cm处,用拇指压迫颞动脉。

(2)颜面部出血:用拇指压迫伤侧下颌骨与咬肌前缘交界处的面动脉。

(3)鼻出血:用拇指和食指压迫鼻唇沟与鼻翼相交的端点处。

(4)头面部、颈部出血:四个手指并拢对准颈部胸锁乳突肌中段内侧,将颈总动脉压向颈椎上。但不能同时压迫两侧的颈总动脉,以免造成脑缺血坏死。颈总动脉压迫止血时间也不能太长,以免引起化学和压力感受器反应而危及生命。

(5)肩、腋部出血:用拇指或用四指拼拢压迫同侧锁骨上窝,向下对准第一肋骨,压住锁骨下动脉。

(6)上臂出血:一手抬高患肢,另一手四个手指对准上臂中段内侧,将肱动脉压于肱骨上。

(7)前臂出血:抬高患肢,压迫肘窝处肱动脉末端。

(8)手掌出血:抬高患肢,压迫手腕部的尺、桡动脉。

(9)手指出血:抬高患肢,用食指、拇指分别压迫手指掌侧的两侧指动脉。

(10)大腿出血:在腹股沟中点稍下方,用双手拇指或肘部压迫股动脉。

(11)足部出血: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足背动脉和内踝的跟腱之间的胫后动脉。

2、加压包扎止血法:

用消毒的纱布,棉花作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用力加以包扎,以增大压力达到止血的目的。此法应用普遍,效果也佳。

3、屈肢加垫止血法:

当前臂或小腿出血时,可在肘窝、蝈窝内放以纱布垫、棉花团或毛巾、衣服等物品,屈曲关节,用三角巾、绷带或领带等作字形固定。但有骨折、骨裂或关节脱位者不能

使用。

4、绞紧止血法:

用三角巾折成带状或用布条作止血带,在肢体出血点上方绕患肢打一个活结,

活结朝上,避开中段,取一根小棒或代用物穿在带形外侧绞紧,绞棒的另一端插在活结小圈内固定。

5、橡皮止血带止血法:

常用的止血带是长1米左右的橡皮管。方法:掌心向上,止血带一端由虎口拿住,留出五寸,一手拉紧,绕肢全一圈半,中、食两指将止血带末端夹住,顺着肢体用力拉下,压住余头,以免滑脱。

三、使用止血带注意事项:

快-动作快、抢时间;

准-看准出血点,准确上好止血带;

垫-垫上垫子,不要直接扎在皮肤上。

上-扎在伤口上方,禁止扎在上臂中段。

适-松紧适宜。脉搏停跳且指甲盖不变色,橡皮带变色足够。

标-加上红色标记,注明上止血带时间。

放-每隔一小时放松止血带一次,每次放松不超过三分钟,并用指压法代替止血。

分享给你的家人,朋友,让他们一起学习急救常识,关键时刻救命!









































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北京治疗白癜风效果最好的医院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kzmq.com/zzyjg/482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