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脑卒中(stroke)又称脑血管意外(cerebralvascularaccident) 定义:由于急性脑血管破裂或闭塞,导致局部或全脑神经功能障碍,持续时间24小时或死亡。脑卒中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 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死亡率、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应及时住院抢救治疗。同时制定早期与恢复期的康复治疗程序,积极及早与正确的康复治疗,将使80%的病人的功能明显改善,只有10%~20%的病人留有严重或中度残疾。 (一)脑卒中康复的重要依据 1.自发恢复:病灶周围水肿的消退,血管的自发再沟通,侧枝循环的开放; 2.脑的可塑性(脑有适应能力)结构和功能上有修改自身以适应改变了实际情况; 突触发芽、失神经支配后的超敏感性、区域性功能重组、次要通路开放、脱抑制; 2.突触发芽:从未受累神经的脑的树突中萌发向受累区生长的新芽; 3.失神经支配后的超敏感性:失神经支配部分靶细胞对神经递质可增强突触后的反应,对持续存在的传入神经的传入变得敏感; 4.区域性功能重组:与丰富的环境刺激有密切的关系。 (二)脑卒中的评定 急性期: 昏迷和脑损伤严重程度的评定 1.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翻身→坐→坐位平衡→双体立位平衡→单膝立位平衡→坐位→站立平衡→步行,大多数病人可越膝立位和跪行阶段。 3、康复治疗技术 n神经发育促通技术(neurodevelopmenttreatment,NDT)简称促进技术 nBobath技术 nBrunnstrom技术 nRood技术 n神经肌肉本体促进技术(proprioceptiveneuromuscularfacilitation,PNF)等的促进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脑卒中的康复治疗。 1)Bobath技术 是被最广泛接受的治疗神经系统疾患的有效方法之一。 该技术灵活应用运动发育控制理论,强调运动感觉的学习,通过学习并掌握基本的姿势与运动模式,再逐渐转变为日常生活中复杂的功能性技巧性动作。 2)Brunnstrom运动疗法 Brunnstrom运动疗法充分利用一切方法引出肢体的运动反应,并利用各种运动模式,如共同运动、联合反应,再从异常模式中引导、分离出正常的运动成分。在恢复的过程中逐渐向正常、复杂的运动模式发展,从而达到中枢神经系统的重新组合 3)Rood技术 利用多种感觉刺激运动的产生,如采取快速的刷擦,快速的冰敷和震动等较强的刺激来诱发迟缓性瘫痪的肌肉运动,或者轻刷擦,缓慢牵拉等较轻的刺激来抑制痉挛性瘫痪肌肉的异常运动。 该技术常选用一些特殊感觉刺激,如音乐、光线、色彩来促进或抑制肌肉。 4)、神经肌肉本体促进技术(PNF)技术 以正常的运动模式和运动发展为基本技术,其特征是肢体和躯干的螺旋形和对角线运动,强调整体运动而不是单一肌肉活动。治疗中强调发挥病人的能力和挖掘体内的潜能。 5)、Carr-Shepheerd的运动再学习方案(motorrelearningprogram) 强调特定的功能训练方案 6)、运动训练应按照发育的顺序和不同姿势反射水平进行: 从翻身→坐→坐位平衡→双膝立位平衡→单膝立位平衡→坐到站→站立平衡→步行来进行 ①坐位平衡训练: 应尽早进行坐起训练,从仰卧位到床边坐,从患者能无支撑坐在椅子上达到一级坐位平衡,到让患肢能做躯干各方向不同摆辐的摆动活动的“自动态”的二级平衡,最后完成能抵抗他人外力的“他动态”的三级平衡 ②站立的平衡训练: 先站起立床,然后逐步进入扶持站立,平行杠间站立,让患者逐渐脱离支撑,重心移向患侧,训练患者的持重能力,能徒手站立后,再实施站立平衡训练,最后达到站立位的三级平衡 ③步行训练: 恢复步行是康复治疗的基本目标之一。先进行扶持步行或平行杠内步行,再到徒手步行,改善步态的训练,重点是纠正划圈步态。 对患者要实施针对性的训练,如站立相时,患腿负重能力差,在体重转换的过程中,患腿缺乏平衡反应的能力,应重点训练患腿的负重能力,如摆动相时,患腿不能很好的屈曲,应练习幅度较小的屈伸交替进行的患侧膝关节的独立运动,在摆动相时患膝能完成屈曲而向前迈步。 7)、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训练 ADL包括床椅转移、穿衣、进食、上厕所、洗澡、行走、上下楼梯、个人卫生等。通过作业治疗,使患者尽可能实现生活自理。 3、恢复期康复治疗 1)步行训练: 争取生活自理重要环节,步行前准备-扶持立位患腿前后摆动,踏步屈膝,伸髋练习双腿交替前后迈步和重心转移。 扶持步行或平行杠内步行 改善步态训练,重点纠正划圈步态 上下台阶训练,开始“健腿先上,病腿先下”-任其自然 2)作业治疗 ADL动作训练-进食、个人卫生、穿衣、洗澡、书写、工艺治疗-编织、刺绣、绘画、陶瓷、橡皮泥塑,训练两手协同操作;打字、大结、垒积木、拧螺丝、拾小物品、弹琴,训练手的精细动作能力 生活自理辅助器具应用-长柄 家务劳动、户外活动 (三)、后遗症期(1年后) 康复评定 继续恢复期的评定 回归生活和家庭后评定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功能独立能力 1、康复目标 1)学习和使用代偿性技术 手杖 步行器 轮椅 支具 2)争取最大限度的功能独立 3)痉挛、肌力减退、挛缩畸形 继续训练和利用残余功能,防止功能退化,改善环境以适应残疾,争取最大限度生活自理。 4)维持性康复训练,患侧不可恢复,充分发挥健侧代偿作用,环境改造重视职业、社会、心理康复。 5)其他康复治疗 水疗 理疗:小剂量的直流电或超短波治疗能促进周神经的再生 传统医学: 目前应用于脑卒中康复的传统医学治疗 按摩 针刺疗法 针刺能改善脑组织的灌流量,有关局部肢体组织细胞的营养,对促进患肢功能的恢复有一定的作用。电生理的研究显示针刺能使肌电幅度升高,减少异常脑波的出现,改善大脑皮层活动。针刺有体针、耳针、头针等方法,其中以体针应用最广泛。 三、脑卒中的并发症 (一)痉挛 1、病因 痉挛是由于上运动神经元受损后引起牵张反射兴奋性升高所致,其特点是骨骼肌肌张力随牵张速度的增加而升高。 脑卒中后3周内几乎90%的患者将会发生痉挛。虽然痉挛会有助于某些患者的站和转移,或许会使某些病人的静脉回流增加,从而减轻水肿,但痉挛放碍大多数患者的功能恢复,引起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困难,导致疼痛、挛缩、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2、康复目标 1)、减少疼痛; 2)、预防压疮、挛缩等并发症; 3)、改善运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3、痉挛的康复评定 Ashworth法 修订的Ashworth量表 4、痉挛的康复治疗 首先要消除增加和加重痉挛的临床情况,如泌尿道感染、便秘、压疮,避免劳累和紧张。 ①口服药物治疗:药物因使用方便而成为治疗痉挛的首选方法。 氯苯氨丁酸(baclofen)是肌肉松弛剂,每次5mg,每日三次起逐渐增至有效剂量,每日最大量可达mg.要逐渐停药,以免引起癫痫和幻觉的危险。 治疗痉挛的其他药物还有替托尼定、安定(diazepan)和丹曲林(dantrolene)等。 ②石碳酸神经阻滞: ③物理治疗:冷疗因能降低肌肉的温度对肌梭有镇静作用而减轻痉挛;对抗肌的交替电刺激,对患者痉挛肌肉进行牵张、被动活动关节等也可缓解痉挛。 (二)、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syndrome,SHS) SHS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性营养不良(reflexsympatheticdystrophy,RSD)。该综合征常发生于脑卒中后1~3月内,发生率约为12.5%~70%,发生率的差异可能与诊断标准不同有关。SHS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发病有关的因素有交感神经功能障碍,肩关节半脱位,痉挛,腕关节过度的牵拉或手受到意外的伤害。 1、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为突然出现的 肩部疼痛, 运动受限, 手浮肿及疼痛,后期可出现手部肌肉萎缩、手指挛缩畸形,直至患手的运动永久丧失。 2、SHS的康复治疗 SHS的治疗包括 ①避免引起SHS的原因:偏瘫早期避免牵拉损伤肩关节周围组织,注意矫正肩胛骨的位置,增加肩关节周围肌肉的张力以预防肩关节半脱位;避免患者上肢尤其是手的损伤、疼痛、过度牵张及长时间垂悬;避免在患手静脉输液 ②正确患肢放置:应仔细地放置患侧的上肢,确保腕部不处于完全掌屈位,或上肢不悬在轮椅一侧; 卧位时,适当抬高患侧上肢; 坐位时,把患侧上肢放在轮椅上安装的小桌子上,并用夹板固定避免腕部掌屈位 ③被动和主动运动:患侧上肢的被动运动可防治肩痛,维持各个关节的活动度,活动时应轻柔、缓慢,以不产生疼痛为度。 主动进行肩胛骨活动,在上肢上举的情况下进行肩关节的三维活动,但不应练习使伸展的患侧上肢的持重活动,以免增加浮肿和疼痛 ④冷疗:该疗法可以消肿、止痛并解痉。⑤症状明显者可予以常规剂量的类固醇制剂治疗2~3周,大多数患者可获良好效果。 治白癜风乌鲁木齐哪家医院好北京看白癜风最好医院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