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牵小手散步,这是多么温馨的画面。尤其对于蹒跚学步的宝宝来说,牵着手走是父母对宝宝的另一种保护方式。可很多宝妈奶爸们却不知道,这温馨的背后有着一个隐患…

拉一下手,娃就哭了.....

★★★★★

浙江新闻报道:陈先生下班回家,看到女儿坐在学步车里横冲直撞的跑,担心女儿磕着就立马把宝宝抱出学步车,然后牵起女儿的手练习走路。可没走几圈,宝宝就突然大哭起来,同时左手臂也无法动弹。送医院检查后得知,宝宝竟然小儿桡骨小头半脱位了。★★★★★

gigi宣宝:一不小心把女儿的右手拉脱臼了,孩子哭了一路。去医院的时候孩子可怜兮兮的说:“宝宝手痛痛,妈妈不要拉宝宝的手了。”好在医生咔嚓一下就扭过来了,带孩子真的容不得一点疏忽啊!★★★★★九州王喜燕:吓死了!宝宝玩着玩着就大哭起来,猜想可能是脱臼了,到医院检查后果然是。

什么是“牵拉肘”“

牵拉肘,多因过度牵拉宝宝手臂所致,也被称作环状韧带移位或桡骨头半脱位。它和脱臼有一定的区别,脱臼是指关节脱位,比牵拉肘要更严重一些。

牵拉肘常发生于2--4周岁幼儿,6岁以上出现的机率会降低。这是因为幼儿骨骼发育尚未完全,环状韧带相对较松弛,当强力牵拉或外伤发生时,可使桡骨小头部分脱出,环状韧带嵌入肱桡关节间。

大多是家长对孩子胳膊不当提拉造成的。例如:不正确的牵手方式、危险发生时猛拽宝宝的胳膊、脱衣服用力过猛、提拉双手让宝宝离地、拉着手爬楼梯、错误的抱姿等举动,均可能造成宝宝肘关节脱臼。

宝宝手臂脱臼会有哪些症状?

如果宝宝肘关节半脱位,可能会出现大哭呼痛,无法抓拿东西,手臂下垂无法动弹和关节无法屈伸,关节处出现畸形或手臂出现不一样长,肘部疼痛无法旋转手臂,以及拒绝他人抚摸患肢的现象。

宝宝手臂脱臼家长该怎么处理?

一旦发生手臂脱臼,家长要保持冷静,应该做简单的固定,然后及时送宝宝就医诊治,送医途中切勿随意移动患肢,因为手法不当可能会造成二次伤害。

医生会根据宝宝表现出的症状进行确诊,一般会采用手法复位的方式治疗。即:旋转患儿的手臂,当感觉到或听到弹响声,肘关节能自主旋转和屈伸时视为复位成功。由于牵拉肘是半脱位,所以复位后无需特殊固定。

该如何预防「牵拉肘」?

只要家长尽可能改变一下错误的习惯,牵拉肘是可以避免的。例如:不要让宝宝的手臂过于的伸直,应为宝宝提供足够的意外缓冲空间。

学步、上楼梯以及意外发生时,家长应尽可能避免牵拉手腕,应牵于宝宝的上臂或腋下,受力点尽可能倾向在身体部位;

不要做“人肉秋千”“人肉摆钟”或牵着宝宝的双手转圈玩耍,这些均是危险的亲子游戏;

平时不要用力提拉宝宝的手,穿脱衣服时动作也应轻柔,牵拉前行速度不要过快;

身子侧向宝宝,尽可能让宝宝的手自然地搭握在家长的手中。

有极少数宝宝容易天生脱臼,所以家长需要特别注意日常的行为习惯。另外,脱臼时间越久,复位操作就越难,因为局部出现肿胀会增加复位的难度,而且时间过长还容易影响日后的关节功能。所以,发生脱臼后家长应及时带宝宝就医诊治,需要在3个小时内复位完成。

本文部分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认为某些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改正。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最好白癜风专科医院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kzmq.com/zzyjg/749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