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乐正骨史话(第十七章) 陈昌华丁荣洛丁冬 第十七章 无限风光在巅峰 ——第六代传人郭维淮(中篇) 一、国家主席称他为“神医” 20世纪80年代初,是我国加快改革开放,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国家领导人频繁出访,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在电视上,人们经常可以看到国家主席李先念的出访新闻。然而,又有多少人会知道国家主席李先念在出访前,还有一段小插曲。年10月的一天,郭维淮接到中央保健局的通知,让他赶赴北京为中央首长看病,但是具体给谁看病,郭维淮并不知情。 在中央保健局,郭维淮没有被直接带去见患者,而是请他先看了几张X光片,让他对病情做出诊断。郭维淮拿起片子仔细端详了一会,说:“从片子上看,患者得的是肥大性脊柱炎,这是西医的叫法,中医叫气虚肾亏型腰肌劳损,这种病属于慢性劳损性疾病,很顽固,用中医方法治疗要比西医效果好。”保健局的同志说:“你诊断得不错,之前也请多位专家看过,诊断结论是一样的。不过,治疗了几个月,都没有什么明显效果。”保健局的同志又问:“如果请你治疗,你有多大把握?”郭维淮回答:“如果让我治疗,应该1个月左右能够治好。”保健局的同志又询问了具体的治疗方案,都得到了满意的回答,于是高兴地对他说:“郭维淮大夫,你等我的通知。” 可是,当郭维淮得知是给国家主席李先念治病,而且李主席1个月后就要出国访问时,他还是感到了肩上担子的重量。但他还是充满信心,他对保健局的同志说:“我一定全力以赴治好李主席的病,确保李主席如期出国访问。” 李先念的病情确实比较严重,已经明显影响活动很长时间了。李先念见到郭维淮时,和蔼地对他说:“不要有思想负担,放心大胆地治疗。”郭维淮给李先念做了仔细检查,进一步确定了病情,他安慰道:“李主席请安心养病,不要着急,只要配合治疗,病很快就会好,不会影响出国访问的。”听了郭维淮的话,李先念和夫人林佳楣放心了许多。 郭维淮采用郭家祖传的手法治疗,每天坚持给李主席做按摩,再配合服用祖传秘方配制的养血止痛丸(现名筋骨痛消丸),仅用7天时间,就收到了显著的效果,李先念在不需要人搀扶的情况下,能够下床独立行走了,又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李先念的身体恢复了健康。 李先念高兴地说:“很早我就听说过洛阳平乐正骨,知道你们郭家出过许多正骨大师,今天我又亲身体验了它的神奇疗效,果然是名不虚传啊!”李先念拉着郭维淮和夫人林佳楣的手走到屋外,和身边工作人员一起合影留念。 年11月10日,李先念主席乘坐的专机飞上蓝天,如期对西班牙、葡萄牙、马耳他进行国事访问,访问取得圆满了成功。出访归来的李先念,高兴地说:“西班牙皇宫里没有电梯,那多个台阶,我是一口气走上去的。” 李先念主席国事繁忙,日理万机,后来旧病又复发过几次,每次都是郭维淮赴京为其治疗。有一次,郭维淮到北京参加人民代表大会,会上见到李先念主席,李先念拉着郭维淮的手向周围的同志介绍:“这就是给我治好腰痛的神医,郭维淮大夫啊!” 郭维淮还先后给张爱萍、胡启立、李德生、胡乔木、丁关根等领导同志治过病,都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为中央领导治病的事情,郭维淮从未向人提起过,就连他的家人也都毫不知情。年,医院庆祝建院30周年。一天,医院接到了一封来自北京的贺电,电文是:“医院:值此建院卅周年之际,特函祝贺!希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医正骨事业,为人民群众造福。”落款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李先念。 国家主席发来贺电,医院上下一片欢腾。但是,人们在欣喜之余又疑惑不解,医院院庆,李先念主席为何会来电庆贺?这时有人联想到了郭维淮的几次进京,在大家的再三追问下,郭维淮微笑着说:“给中央首长看病毕竟屈指可数,我的主要病号是广大老百姓,医院给人民群众看病,大家只要知道这一点就行了。” 郭维淮从不把为国家领导人看病当作炫耀的资本,更不会为此谋取任何私利,有人不理解他,他却说:“治好病就行了,我没想那么多。”在郭维淮眼里,患者都是平等的,为患者治病是他的天职,把患者的病治好了,他也就心满意足了。 如果不是因为李先念主席发来贺电,如果不是人们的再三追问,郭维淮为国家领导人治病的故事,或许将永远成为尘封的历史。 二、白求恩奖章闪金光 年,国家卫生部设置“白求恩奖章”荣誉称号,旨在表彰做出突出贡献的医疗卫生工作者,它是对全国卫生系统模范个人的最高行政奖励,其获奖者都是德艺双馨的医之楷模。 郭维淮是年全国第二批“白求恩奖章”的获得者,全国仅有4人,他也是代表全国中医界的唯一获奖者。在北京举行的颁奖大会,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钱正英亲自为郭维淮颁奖。载誉归来后,河南省委书记李长春又亲手给郭维淮披红戴花。 在鲜花和荣誉面前,郭维淮淡淡地说:“是党和人民给我创造了这样的环境和条件,我只是做了一名医生应该做的工作。”弟子们为了感谢他的培育之恩,要给他彰匾,他坚决不答应,他说:“这是家承党恩,后浪推前浪,水到渠成,顺其自然的事。” 大象无形,大爱无声。生活中的郭维淮是一位和蔼善良、为人谦逊的老人,在他的身上,丝毫看不出名医大家的样子。他说话不多,但说出来的话亲切而温暖;他心里装的全是患者,当他望着患者的时候,脸上会浮现出慈祥的微笑,目光里是满满的爱。郭维淮说,尽最大努力为患者治好病痛,是他生命的价值所在,患者康复出院的那一刻,是他感到美好和幸福的时光。 郭维淮的那双手,又红又肿、疤痕累累,像是被火灼烧过似得,当他用手触摸患者的时候,往往会引起患者的好奇和不解。但是,了解郭维淮的人都知道,他的那双手是因为长期在X光线下为患者接骨,X光辐射造成的害。“平乐正骨讲究手法复位,过去一直是靠手的感觉接骨对合,有了X光机后,为了更好地让患者的骨折复位,我们就在X光下工作。虽说有铅手套,但戴着很不方便,一着急就赤手上阵了”,郭维淮老人如是说。 郭艳锦是郭维淮的二女儿,也是一名医术高超的正骨医师。她记得年轻时,医院回来,第一句话就是:“今天X射线又吃多了。”“手背上的这些伤都是X射线灼伤的,虽然有20多年不接触射线了,但还是钻心 地痒”,身患帕金森病多年的郭维淮,口齿有些不清,但思维依然敏捷。 郭维淮老人不能坐诊了,但是他那双为无数骨伤患者解除伤痛的手,和手上因岁月而积攒下的累累疤痕,真实见证了老人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的一生。 郭维淮坦言,母亲对他人生的影响最大,高云峰精湛高超的医术,善良正直的品质,博大宽广的胸怀,有胆有识的义举,敢作敢为的担当,言传身教的苛刻,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郭维淮,成为他一生宝贵的精神财富。 母亲对患者的那种关爱,给他的印象尤为深刻。他在回忆母亲时,深情地说:“我母亲给患者看病,就是到了吃饭的时间,不给最后一位患者看完,她是不会去吃饭的,有时她还让大老远来求医的患者住在家里,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郭维淮像母亲高云峰一样,秉承“医者父母心”的古训家风,视患者如亲人,全心全意地为患者服务。有一次,郭艳锦和父亲一同坐诊,看着满屋的患者,郭艳锦产生了急躁情绪,讲解病情时流露出了不耐烦的表情。回到家后,郭维淮非常严厉地批评她说:“患者大老远赶来看病,有的是从很偏远的山村辗转来的,他们本身已很痛苦了,无非是想多了解一下自己的病情,以及怎样少花钱还能治好病,我们怎么能不给他们讲清楚呢?” 30多年前,焦作市孟县(今河南孟州)有位叫耿才能的农民,患了肘关节骨折脱位,他找到郭维淮家,上门求医问诊。当郭维淮得知他身无分文,妻子有精神病,家里十分贫困时,不但把他留在家里管吃管住,还为他免费治好了骨伤。30多年来,耿才能始终没有忘记郭维淮,医院看望郭院长,感谢他的大恩大德。 郭维淮看病是没有时间概念的,他和母亲高云峰一样,不看完最后一位患者是不会下班的,即便是节假日,他也很少有时间和家人团聚,享受天伦之乐。他常说:“过年过节人们就不得病啦?患者第一,这是医生的天职。”只要有患者求诊,不论何时何地,他都先把自己的事情放到一边。就在他小女儿结婚那天,他还在照常上班,直到看完最后一位患者。 郭维淮最大的心愿,就是患者能有一个满意的疗效。在为患者看病时,他总是千方百计地为患者着想,反复研究病情,制定最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让患者痛苦小,创伤小,见效快。如果遇到一时解决不了的难题,他就感到很内疚,回到家里便反复看书,认真研究病情,直到找到满意的答案为止。 郭维淮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名老中医带徒导师,她的大女儿郭艳丝就是他第一批带出来的高徒之一。不幸的是,年,郭艳丝在一次车祸中遇难。灾难面前,郭维淮强忍着老年丧女的巨大悲痛,经过短暂的调整,医院坐诊,他说:“我当了一辈子医生,离不开患者,在患者面前我什么烦恼都忘记了。” 对郭维淮来说,结婚60周年,本应该好好庆贺一番,然而,就在这一年,相濡以沫、同甘共苦的妻子谢雅静又离开了他。亲人的相继离世,对于一个古稀之年的老人来说,打击是巨大的,其悲伤的程度是可想而知的。但是不久,人们又看到郭维淮老人迈医院,因为这里有他需要医治的患者,还有国家交给他的“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的课题。 郭维淮当院长十多年,从没有为自己家人谋过半点私利,医院的同事们所公认的。早些年,医院为了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改善大家的住房条件,盖了一栋“高知楼”,分给郭维淮一套,他们家是双职工,老两口都是高级职称,但他们夫妇俩执意不肯搬进去,郭维淮说:“现在房子紧张,房子不够高级知识分子每人一套,还是先分给最需要的人住吧!”他们一直住在20世纪70年代建的阴暗潮湿的平房里,直到后来新建住房多了,他们才搬了家。 在一次家庭聚会上,郭维淮对四个从医的子女严肃地说:“我要你们向我保证,一不准吃请,二不准收礼,三不准脱岗捞外快。”他又说:“你们都要牢牢记住,先要学会做人,才能成为一名好医生。”他深情地对老伴说:“咱们为人民服务也要‘无菌操作’啊!”这就是郭维淮对自己、对家人的要求,更是一位人民好医生高尚情操的体现。 郭维淮的徒弟张梦环说:“我跟郭教授学习3年,没给老师送过一次礼,因为我知道他的脾气。作为学生,还有他的家属,有一项艰巨任务,那就是追出诊室、追出家门,去退回患者送给他的礼品。郭老师常说,医生的职业是崇高的,白衣的纯洁形象不能被玷污,也许一个人、两个人能改变的很少,但我们的行为能通过患者辐射到社会的各行各业,一切应该从自己做起,要树立良好的医生形象、党员形象。” 郭维淮把名利看得很淡,从没有想到要去索取什么。郭氏祖传医院医疗、科研、教学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仅郭氏传统药物这一项,每年就可为医创造数百万的效益。有人提出应该给郭家人报酬,郭维淮拒绝接受,他说:“我在生活上无欲无求,医院索取一分钱的报酬。” 年,郭维淮从院长岗位上退下来后,北京、新疆、海南、广东和河南省内30多个单位高薪聘请他,甚至香港、台湾等地有关人士也以丰厚的待遇请他去开诊所,面对这些金钱物质的诱惑,他都一一谢绝了。有人说他“真憨”,他笑着说:“我甘愿当这个憨子。” 高山仰止,人淡如菊。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毛泽东号召大家向白求恩同志学习,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毛泽东说的这“五种人”,郭维淮都做到了。郭维淮一生致力于正骨事业,无怨无悔,他的人生是幸福而辉煌的。 (陈昌华,广东省作协会员,曾任洛阳市文联副主席,中国宝安集团品牌部长,著有文集《企业常青藤》诗集《印象与烙印》《旗帜咏叹调》等 丁荣洛,曾就职于一拖集团公司,洛阳市作协会员,有多篇文学作品见诸书籍报刊杂志。 丁冬,就职于招商银行洛阳分行,洛阳市作协会员,有多篇文学作品见诸书籍报刊杂志) 白癜风科研白癜风可以吃辣吗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kzmq.com/zzyjg/854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