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里,有个人很酷,三头六臂,刀枪不入 他的手掌,也有一点粗 牵着我学会了走路 …… 大部分家长都是像歌词里唱的这样牵着宝宝的手教宝宝学走路的,但其实这种方式是错误的。近日,平湖一位宝妈拉着4岁宝宝的手臂下楼梯时,不慎将其手拉脱臼,孩子一碰就哭,手痛得一动动不了! 怎么回事? 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杨文峰医生告诉我们,像类似这样小的孩子脱臼的病例时有发生。在医学上主要叫做桡骨小头半脱位,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儿童,是一种常见的幼儿肘关节损伤,又称“牵拉肘”,俗称“错环”。 为何孩子的胳膊容易脱臼? 杨主任介绍到:孩子5岁以前,出现肘部拉伤(也就是常说的“脱臼”)并引起疼痛的现象非常常见。 发生这种疾病,主要是由于孩子的肘关节太松,以至于肘部长骨受到足够大的应力时(例如,小臂被举起来、被猛拉、手掌或手腕被拽着甩动,或当他向某一侧肢体摔倒时),就很容易从关节中脱出来。因为拉伸,所以形成了一个空腔,附近的组织进而容易陷入其中,而当关节恢复到其正常位置时,就有可能将这些组织卡在里面。 当宝宝出现这些情况时,父母要注意了! ?脱臼往往不会引起肿胀,但是孩子很可能抱怨肘部疼痛,或者在手臂被移开时开始哭闹。 ?一般情况下,孩子会把手臂紧紧夹在身体一侧,手肘微屈,手掌朝向身体。 ?如果有人试图把他的手臂拉直,或将他的手掌反过来,孩子就会因为疼痛而反抗。 孩子脱臼后如何处理? 越早就诊、孩子的关节肿胀受损越小。家长不要自行触碰孩子脱臼部位,而要尽快找骨科医生,通过医生的手法复位解决问题。熟练的医生只需几个动作、几秒钟,脱臼部位就能复位,孩子的啼哭也会停止。 1复位前,排除骨折可能不过,在孩子的肘关节“复位”之前,医生会检查受伤部位,查看有没有肿胀和触痛,并查看该部位是否存在运动受限,考虑是否存在骨折的情况。如果医生怀疑该情况是其他问题而非脱臼,就可能给孩子做一次X线检查。(关于孩子做X线检查是否安全,我也曾做过一篇文章《宝宝生病做放射检查,辐射危害有多大?》,家长可以作为参考)。 2及时复位,疼痛缓解如果没有发现骨折,医生就会轻轻地拽动孩子的小臂,并微微扭转,使得嵌入的组织从关节腔中滑出,然后再慢慢把长骨放入关节,回到正常的位置。一旦肘关节得到复位,孩子肘部的疼痛就能立即缓解,可以立即灵活地运动自己的上肢,没有一点不适。 在采访过程中, 杨主任亲自演示了手法复位↓ Tips:应在2-3小时内及时“复位”! 在脱臼后2-3个小时内,应尽快把宝宝的关节复位。若时间拖延太久或处理不当,脱位处往往会产生局部充血、肿胀现象,复原就困难得多了,而且有可能导致习惯性脱位,或是关节内折等并发症。 3少数情况需上夹板或打石膏少数情况下,医生有可能建议孩子的胳膊用绷带吊起来1-2天,特别是如果在拉伤得到治疗前已经过了几个小时的情况下。如果拉伤是发生在几天之前,就有可能需要孩子上夹板或打石膏,坚持1-2周。症状“缓解”之后出现持续性疼痛,可能意味着最初的X线检查之后发生了骨折。 生活中如何预防孩子脱臼? 宝宝在挣扎时,千万不要用力或者突然拉扯宝宝的小手或小臂(肘关节与腕关节之间)。 宝宝学走路时,家长应该扶着他的腰部或腋下;领着宝宝走路或上下楼梯时,可以握住大臂(前关节与肘关节之间),力度要适中。抱宝宝时,也要从他的腋下托起。 不要拉着宝宝的小手将其拉起或身体悬空,这样做看似没怎么用力,但是宝宝的身体重量会部分或全部作用在肘关节上,牵拉力度其实很大。 最后再次提醒,这些动作别再做了,容易脱臼! ◆孩子突然跌倒,家长牵着孩子的一只手向上提起来。 ◆孩子不肯起床,家长用手拉孩子的一只胳膊起来。 ◆拉着宝宝快跑,或是跟宝宝拔河试试力气,也可能让他脱臼。 ◆在给宝宝穿衣服时,家长动作生拉硬拽。 ◆牵宝宝的手走路或上下台阶时,像提东西那样提起孩子的手臂。 ◆为了逗宝宝开心玩“拉着手原地转圈圈”、“拔萝卜”、“拉大锯”等游戏,用力过猛。 ◆让宝宝提过重的东西,或不小心让宝宝滑倒、从床上跌下来。 儿童4-5岁后,肘关节韧带逐渐紧张,脱位就不再复发,所以,不必过虑甚多。但值得提醒的是,小儿肘部骨折也很常见。家长对小儿肘部外伤后出现的疼痛不能盲目轻视,更需及时就医。 记者:芮丽莉 本期编辑:芮丽莉 责编:孙迪 监制:刘维佳 ----------------------------------------- 平湖报社、平湖网(北京中科白颠疯曝光北京中科白癫分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