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髁上骨折:伸直型骨折最多见。 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折(Colles骨折):老年人腕部背伸手掌着地,侧面观“餐叉样”畸形,正面观“刺样”畸形 股骨颈骨折:中、老年女性多发。头下型和经颈型骨折易发生股骨头坏死。患肢呈屈曲、内收、缩短、外旋畸形 股骨干上1/3段骨折的近端屈曲、外旋、外展移位 股骨干骨折的最佳外固定方法是牵引术,3岁以下儿童采用双下肢皮肤悬吊牵引 夹板外绑带松紧合适,以能上下移动1cm为宜 开放性骨折尽早清创,抗生素和TAT 骨筋膜室综合征需要紧急处理,去除过紧的外固定,内部血肿切开减压,禁忌患肢抬高,以免加重缺血 骨折病人疼痛原因很多,针对不同原因和时间进行护理 脊椎骨折以屈曲型最多见。易发生胸腰段的楔形压缩性骨折 颈椎骨折行持续颅骨牵引复位,其牵引重量是3~5kg 脊髓损伤按神经损伤程度分为:脊髓震荡(脊髓休克)、脊髓挫伤、脊髓受压、脊髓断裂、马尾神经损伤 脊髓震荡(脊髓休克):最轻微的脊髓损伤 脊髓半切征指损伤平面以下同侧肢体的运动和深感觉丧失,对侧肢体的痛觉和温觉丧失 截瘫病人早期留置尿管应持续引流,2~3周后定时开放,每4~6小时开放1次,平时夹闭 骨盆骨折绝对卧床休息,禁止随意搬运 关节脱位病因:创伤性、先天性、病理性、习惯性。 病理性脱位:骨关节患某种疾病,如骨关节结核、骨肿瘤等,使关节失去稳定,受轻微外力发生脱位 习惯性脱位:关节不稳定,反复脱位。与初次脱位治疗不当不无关系。 脱位后以3周为限分为新鲜脱位和陈旧性脱位。 关节脱位特征表现:畸形、弹性固定、关节盂空虚 肩关节脱位:最易脱位,因其活动范围大、稳定性差。杜加试验阳性和方肩畸形。 肘关节脱位:肘后三点关系失常;肱骨髁上骨折肘后三角关系正常,这是肱骨髁上骨折与肘关节脱位的主要鉴别点。 肘关节复位后屈肘90°,前臂三角巾悬吊于胸前3周 髋关节:稳定性好、不易脱位。脱位典型表现为屈曲、内收、内旋、短缩畸形,臀部可触及股骨头。复位后置患肢外展中立位皮牵引,或穿丁字鞋固定3~4周。3个月内患肢不负重,以防股骨头变形。 断离肢体的现场保护方法是不做无菌处理,严禁冲洗、浸泡、涂药、尽快无菌或清洁敷料包裹后干燥冷藏(4℃左右)。 断肢再植现场急救包括止血、包扎、断肢保存、快速转运。 断肢再植最佳手术时间为6小时内 断肢再植术后制动及抬高患肢到心脏水平,卧床2~3周。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最常见致病菌是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第二位乙型溶血性链球菌。10岁以下儿童,发病部位多在胫骨、股骨、肱骨等长骨的干骺端。骨质破坏、死骨形成为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早期特点。新骨形成和骨性死腔为晚期特点。X线2周内无改变。早期应用广谱联合大剂量有效抗生素,退烧后3周内不要停药。早期经全身抗生素治疗48~72小时无效时即要手术治疗。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术后引流瓶高于床面60~70cm,引流瓶低于床面50cm 化脓性关节炎晚期关节粘连和破坏导致纤维性或骨性强直,这不可逆的变化使关节功能严重受损,必定留下后遗症。 化脓性关节表现:起病骤急,寒战高热,乏力、食欲不振。病变关节剧痛、红肿、功能障碍 关节腔灌洗每日经滴注管滴入含抗生素的溶液~ml,直至引流液清澈,细菌培养阴性为止。在停止滴注后再继续引流几日,无引流液后拔管停止引流。 骨关节结核:以脊柱结核最多见,腰椎最多。表现为疼痛、关节肿胀、畸形、功能障碍、寒性脓肿及窦道。全身表现为起病缓慢,低热、盗汗、乏力、食欲不振、消瘦、贫血。脊柱结核拾物试验阳性 全关节结核早期病人行病灶清除术。对15岁以上关节破坏严重并有畸形的病人,术后行关节加压融合术。 膝部术后膝关节应屈曲15°可以保证膝关节的功能位,防止发生关节的粘连或强直。 骨肿瘤下肢手术患者术前2周开始股四头肌收缩练习。 骨软骨瘤可长期无症状,多数是无意中发现骨性肿块。 骨肉瘤初期间歇隐痛,晚期局部剧痛,静脉怒张、皮温高,X线摄片有骨膜反应即Codman三角,“日光射线”。 腰椎间盘突出最易发生的部位:腰4~5和腰5~骶1 腰椎间盘突出症最重要的体征:直腿抬高试验和加强试验阳性。病人平卧,患侧下肢伸直,被动抬高,当抬高至60°以内即出现放射痛,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腰椎间盘突出症状初次发作时,应绝对卧硬板床,卧床3周后可戴腰围下床活动。卧位为抬高床头20°,膝关节屈曲。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观察病人下肢皮肤的颜色、温度、活动和感觉。 颈椎病的基本病因是颈椎间盘退行性变 神经根型颈椎病:最常见。颈肩疼痛及僵硬,可向上肢放射,臂丛试验阳性,压头试验阳性。 椎动脉型颈椎病:颈性眩晕 术前功能锻炼:颈部锻炼,做前屈、后伸、侧曲和侧转活动 如果你也想加入初级护师百日作战计划那很简单你只要是年初级护师考试的同学长按下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