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挛性双瘫如何降低肌张力 此型患儿上半身比下半身障碍程度轻,所以头、颈,上肢等运动发育尚可。 躯干和下肢障碍较重,由于伸肌和屈肌肌张力高,影响立位和行走的抗重力伸展,出现爬行时双下肢分离运动,及立位、步行中各关节的分离运动障碍。 骨盆周围肌肉及髋关节肌肉痉挛,使臀肌及腹肌肌力弱从而影响躯干的伸展及上半身重心的转移。 01 踝关节趾屈(尖足): 由于小腿三头肌肌张力高,径前肌抗重力能力差造成。患儿仰卧位,治疗师左手扶患儿足跟处,右手扶足掌,右手向膝关节方向牵拉足掌的同时左手向训练者方向牵拉足跟(图3-6)。 02 内收肌痉挛(剪刀步): 由于内收肌肌张力高造成双腿似剪刀样交叉。患儿仰卧位,治疗师用一条腿固定住患儿一条腿,训练另一条腿治疗师一手固定足一手固定膝关节垂直向上和外展,牵拉内收肌。 03 髋关节屈曲(撅屁股): 由于髂腰肌等肌张力高,躯干的抗重力能力差造成。患儿俯卧位,治疗师一腿固定患儿臀部,双手伸到患儿大腿前侧垂直向上牵拉(图3-7)。 总之,在进行降低肌张力的训练中,治疗师要把握住患儿的哪块肌肉或肌群受累,是主动肌还是拮抗肌异常,根据实际情况训练 1.对前臂旋后障碍的牵伸训练操作方法: 患儿取仰卧位,治疗师坐于其体侧。对前臂旋前变形的牵伸手法分以下三个步骤。 1)治疗师一手握持患儿腕关节上方,另一手固定肱骨远端,首先使肘关节屈曲,屈曲尽可能达到°。然后,在患儿肘关节屈曲、腕关节掌屈的状态下,使前臂旋后。在完成肘关节屈曲的同时使前臂旋后(图7-31a)。通过这样的操作,可以使尺骨和桡骨骨间膜伸展,可使桡骨头稳定地整复于环状韧带中。 2)使肘关节伸展,达0°~10°,然后在伸展状态下使前臂旋后(图7-31b),使旋前圆肌得到牵伸。 3)使患儿的腕关节背伸、肘关节伸展状态,使前臂旋后,可使桡侧腕屈肌得到牵伸。 作用: 可以阶段性的解除骨间膜、韧带短缩、旋前圆肌和桡侧腕屈肌的紧张。 2.腕关节掌屈的牵伸训练患儿取仰卧位,治疗师坐于其体侧。对腕关节掌屈的牵伸手法分以下两个步骤。 (1)治疗师握持患儿的手掌,在患儿的手指屈曲、肘关节屈曲状态下,使其腕关节背伸(图7-32a),使掌侧关节囊得到牵伸。 (2)治疗师一只手握持患儿的前臂,一只手握持患儿的手掌,使其肘关节伸展。在肘关节伸展状态下,再度使腕关节背伸(图7-32b),使尺侧、桡侧腕屈肌得到牵伸。 3.手指、拇指屈曲紧张的牵伸训练患儿仰卧位,治疗师在其体侧。一只手握持患儿前臂,一只手握持其手掌,使所有手指伸展,然后,把腕关节推向背屈方向,可使手指、拇指得到牵伸(图7-33a),此操作也可以在坐位上进行(图7-33b)。 家庭教育康复的目的 适合其身心发展特点的教育与训练,使他们在心理、智力、体能诸方面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补偿其缺陷,掌握生活中实用的知识,形成基本的生活实用技能和良好习惯,为步入学校打基础。主要补偿患儿的感知、言语、思维、个性等方面的缺陷。促进其早日入学,接受最基本的文化教育。 家庭教育康复的方法 根据智力低下患儿自身条件所定,一般每日2~4小时,6个月为一个周期。 ①认知训练包括感知觉训练、思维能力训练及社会行为训练3个方面。 ◆感知觉训练: a.视觉、听觉、触觉训练; b.注意力训练,从无意注意开始训练,并在进一步发展感知觉的基础上,逐渐扩大注意的范围和时间,同时还要在患儿语言发展以后培养有意注意的能力; c.记忆力训练,通过对视觉、听觉反复练习,形成暂时联系的速度,提高记忆力速度和长时间记忆能力,采用反复再认识和回忆的训练方式。 ◆思维能力训练: a.动作思维训练; b.形象思维训练,即形板的放入和旋转,木珠的归类,套桶、几何图形桶游戏,图片分类,认出残缺物缺失的部分; c.抽象思维训练,包括相同点与不同点的比较,如拿一些实物或图片,训练儿童认出其相同的地方,训练者要从中提示,通过比较可以提高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的观察力和分析力,回答一些简单问题,帮助患儿推理判断,启发精神发育迟滞的患儿想问题,找答案,猜谜语。 ◆社会行为训练: 早期社会基本行为训练,如对镜中形象微笑和发声,注视母亲的脸,模仿成人做简单的家务,依指示说“请”与“谢谢”。 ②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包括进食行为训练,大小便行为训练,穿脱衣物行为训练,洗漱行为训练4个部分。 ◆进食行为训练:自己吃固体食物,从成人拿的杯子中喝水,自己拿杯子喝水,用勺吃东西,使用筷子。 ◆大小便行为训练:用语言手势表示便意或自己上厕所大小便。 ◆穿脱衣物行为训练:配合成人穿衣服、脱鞋、脱短袜、解开或系上纽扣、穿衣服。 ◆洗漱行为训练:自己洗手并擦干,刷牙、洗脸、梳头(短发)。 在确定观察对象、掌握智力低下儿童基本情况和家庭康复教育需求后,医生和特教老师利用周末集中开办家长学校,邀请有关方面专业技术人员讲课,培训智力低下儿童的父母及带教人,更新他们儿童教育康复的观念,向残疾儿童父母传授特殊儿童心理特征、个别化教学、言语教育训练、按摩治疗等教育康复的实用技术和方法,培训儿童父母掌握在家庭开展教学的技能技巧,以提高家庭教育康复儿童的技能和水平。 中卫市残疾儿童康复中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kzmq.com/zzyjg/985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