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手法整复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医院优势技术系列报道之三 儿童生性好动,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自制力差,玩耍、跌倒、运动、交通事故等很容易发生肱骨髁上骨折。一旦发生肱骨髁上骨折后,应该怎样正确治疗?医院小儿骨科采用正骨手法整复、中医手法整复闭合交叉克氏针固定、中药内服促愈合、功能锻炼等综合中医手段,以不开刀、恢复快、降低畸形发生为特点,使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成为该科的优势技术之一。 典型案例 有位8岁的髁上骨折患儿,受伤以后症状较长,肘部出现明显肿胀,在外院又进行手法复位和小夹板外固定,之后肿胀加剧,影响前臂的血液循环。受伤第二天来到医院小儿骨折就诊,该科主任邱永赤发现,患儿的手部颜色青紫,手冰凉。于是紧急松开夹板,立即进行尺骨鹰嘴悬吊牵引,抗炎,脱水,并以中药糖浆活血化瘀治疗,最后肿胀消退,皮温恢复正常,避免了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治疗优势 该科坚持辩证论治和中医手法为基础,收集国内外先进的治疗方法,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的,重点进行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的持续优化。建立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提高骨折愈合率,降低肘内翻畸形的发生率,使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肘内翻的发生率降低在5%以下,进一步提中医临床疗效及学术水平。 正骨手法整复:在排除血管、神经损伤以及开放骨折,大部分肱骨髁上骨折均适用中医手法整复和小夹板外固定。 中医手法整复闭合交叉克氏针固定:适应于对手法整复且断端不稳定者适用。医生在臂丛阻滞麻醉或全麻下,使用中医手法复位,复位成功后,在C臂透视引导下,闭合打入克氏针固定,将针尾留于皮外或皮下,后侧石膏托固定。术后及一月复查X线片,待有骨痂生长时,去除石膏,行肘关节功能锻炼。 内治法:早期骨折(包括急性期和早期,时间从受伤到伤后2周以内),以“行气活血、消肿散瘀”为治则,服用骨伤宁糖浆或者活血止痛合剂,桃红四物汤加减。中期骨折(伤后2-4周)以“和营止痛、接骨续筋”为治则,方药:续骨活血汤加减+中成药接骨七厘散。主方:当归、赤白芍、生地黄等。后期骨折(骨折1月以后)以“补益肝肾、强壮筋骨”为治则,中药内服。主方:枸杞子、杜仲、山茱萸等。 功能锻炼:早期锻炼在复位固定以后,手指握拳并逐渐增加运动幅度及用力程度。做腕、肩关节的活动;中期锻炼继续加强手部、腕及肩部活动;后期锻炼去除小夹板或石膏外固定以后,加强肘关节的屈伸活动。 邱主任说,在确诊伴有血管、神经损伤或开放骨折者应急诊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对手术复位不良或怀疑骨折断端有软组织嵌入者需手术治疗。 专家提醒 邱主任介绍:肱骨髁上骨折是肱骨远端内外髁上方的骨折,是肘部常见的损伤,也是儿童最常见的骨折。中医又称为肱骨下端骨折。多见于3—12岁儿童,尤其5—8岁的儿童最多,占全部骨折的7.48%。这个部位处于较硬的密质骨和较软的松骨交界处,后面有鹰嘴窝,前有冠状窝,两窝之间仅为一层极薄的骨片;其次该处又是肱骨自圆柱形向下较变为三棱状的形关改变部位,为受力的弱点,再则儿童时期肘部前关节囊及侧到韧带相对较坚固,所以儿童肘部外伤后不易发生脱位,而多易造成骨折。根据暴力方向和受伤机理的不同,可以分为伸直型和屈曲型两种,其中伸直型最多见,约占髁上骨折的90%以上,屈曲型较少见。 小孩得这种骨折病后,在治疗的过程中,家长应当注意哪些事项呢?邱主任说,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家长帮助孩子作适度的功能锻炼,在骨折早期,让孩子做手部握拳运动,以减轻前臂的肿胀,中后期应让他做上肢的运动,特别应强调一点,要严格遵守医嘱,定期复诊,拍X光片了解骨折位置及骨生长情况,有异常情况可以及时处理。去除夹板的时候,医院由医生操作,不可擅自去除夹板。 邱主任提醒:儿童肘部受伤以后,不要随意地揉、随意地按,因为这样不仅加重受伤部位的肿胀,而且更容易导致骨折移位,甚至损伤神经和血管,医院拍X光片,一般均能明确诊断。对一些较细微的骨折,可做CT或磁共振检查进一步明确。(李丽缪阳娟) 赞赏 长按北京最专业看白癜风医院昆明白癜风治疗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