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扶贫无怨悔敬业奉献当楷模 ——荣获年州级脱贫攻坚奖扶贫先进工作者周倩同志先进事迹 深夜十一点半,安静优美的彝家小镇,偌大的办公楼,孤单的闪烁着一盏“长明灯”。弥勒市西三镇扶贫办副主任周倩正坐在电脑前,眉头微皱,她正在对年贫困村产业项目进行修改和审核,这样的场景,占据了周倩同志的大部分生活,8年扶贫生涯,她以最平凡的方式铸造了最不平凡的光辉。 履职到位,精准落实扶贫政策 “不行,这里得再改一下。”“不对,这样描述会有歧义。”这样的话语,经常从周倩同志的办公室传出,在她的眼中,工作必须精益求精,发现有不妥的地方,她都毫不保留的提出来。在编制《上海市对口帮扶可邑旅游示范村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布王戈易地搬迁项目方案》《省级红色革命老区项目方案》期间,前前后后修改了十几遍,她才报给领导审阅,之后又反复核对了好几遍才上报市级部门,这些方案均获得了上级的高度肯定并批准实施。 “扶贫工作无大小,做事应事无巨细。”年—年,是全镇最忙,工作压力最大的一年,各项工作重合叠加,脱贫任务艰履如山,由于镇上人手不足,扶贫站只有周倩一个工作人员,面对贫困户动态管理、产业项目规划、易地扶贫搬迁、国办省办系统数据录入等重重任务,周倩一个人咬牙顶了下来,有将近1年时间,她连躺在床上休息的时间,都在用手机处理着工作。 除了扶贫站的常规工作,她还挤出时间兼顾着工作组和联系户的各项扶贫工作,在开展贫困户动态管理期间,为了不让一户贫困户掉队,她坚持跑遍所联系的散坡村委会的每一个村小组,当时正处在群众烤烟后期管理农忙季节,但扶贫工作又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只能利用晚上的时间到各村小组召开户代表会、村民代表会和党员代表会,散坡村委会共有5个村小组,每个工作组成员只需要负责一个村小组就行,但她不放心跟着村委会干部5个村小组都跑下来,每去到一个村小组她都主持开会,认真做好相关记录,认真向群众做好解释。有一次散会后己经中午两点了,但是与另一个小组约定的时间是一点钟,村小组干部让她到他家吃完中饭再去,她担心影响群众的生产生活,委婉地谢绝村小组干部的好意,挨着饿赶到另一个小组。等到会议结束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五点半了,村委会干部让她赶紧去吃饭,她笑呵呵的说刚好可以吃晚饭,还兴致勃勃的给大家讲笑话,为大家加油鼓劲,为大家解乏。由于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各个环节工作严格把关,对每一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做到公平公正,保证了散坡村委会动态管理工作高质量地完成。 找准路子,发展特色产业增收 “其实扶贫工作挺难的,我们搞动态管理,录数据,都是为了把基础工作做好,确保每一个贫困户都能享受到国家的政策,你放心,大爷,下一步,我们会有产业规划,会引进项目,每一个挂联干部都会帮助我们贫困户找准贫困原因,制定帮扶措施,帮助你们脱贫的。”类似的话,周倩一天可能要重复的向农户说上十几遍,有一些农户不理解政策,经常会跑到扶贫站骂骂咧咧,对此,周倩同志总是不厌其烦的向他们解释。在西三镇的村村寨寨,对扶贫政策有什么不了解的,村民们不约而同的都会说:“去问扶贫办的周倩,找周倩,就知道啦。”这样简单的一句话,映射了周倩同志坚实的群众基础。 对于贫困户如何发展,周倩常常在思考,她经常和分管领导、村组干部在探讨,除了做好基础工作,带领群众发展产业,自力更生才能实现真正的脱贫,她认为:“坐等项目落地太过于被动,动员群众自发的发展产业才是关键。”当时,受者衣村有机蔬菜种植基地的示范影响,临近的散坡、麟马部分农户均有发展产业的欲望,她首先从自己挂联的贫困户入手,在咨询了相关技术人员及农户意愿后,她动员自己挂联的贫困户种植豌豆。 “一开始他家不愿意尝试种豌豆,认为有风险,还是老老实实的种植烤烟。”周倩到联系户段德荣家向他们介绍种植豌豆时遇到的情形。段德荣家每年种植7亩烤烟,由于种植技术不到位,收益也不好。针对这个情况,周倩给他报名了镇农科站组织的烤烟种植技术培训,通过现场的教学培训,他家年的烤烟收益比往年好了好多。然而,紧紧依靠传统烤烟增收致富太难了,依托者衣蔬菜种植示范基地取得的成效,周倩想说服段德荣家发展豌豆产业,经过反反复复的入户,以及基地实地查看了解,段德荣家终于答应试种1亩豌豆,在村委会干部、村组干部、镇农科站的帮助下,年豌豆的收益不错。“今年,我想多种1亩豌豆。”年春节前,周倩走访他家的时候,段德荣信心满满的跟她说。通过动员,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了进来,越来越多的挂联干部也开始思考为自己挂包贫困户制定脱贫措施。 目前,西三镇通过“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发展模式,带动者衣、戈西农户种植菜豌豆、青花余亩;带动贫困村散坡村委会5个村小组发展万寿菊种植余亩,实现户均收益余元;在贫困村麟马村委会旧地基、小三家、大色多等3个村小组试种亩苹果和亩桃子,有30余户贫困户参与种植60余亩;在户未脱贫户中采取“1+10”模式实施小产业到户帮扶,多形式增加群众收入。 心系扶贫,情牵两地无怨悔 担任扶贫专干8年以来,周倩同志不知走了多少遍全镇大大小小的村中道路,哪个村有多少户贫困户多少名贫困人口,情况如何,她都记得清清楚楚。段德荣,西三镇者衣村委会小新厂村小组人,是她联系的一户贫困户,段德荣家有五口人,妻子患有基底细胞瘤,医院复查;大儿子有眼疾,视力模糊看不清事物;小儿子现就读初中。周倩同志了解他家的情况后积极帮助他们,在她妻子住院的时候帮忙开新农合医疗报销证明,帮助其减免医疗费用;帮助他家申请妻子和母亲两人每月每人元的低保救助金;帮助段德荣小儿子段映涛申请教育精准扶贫助学金元;帮助段映涛解决学习中存在的困难,讲解不懂的知识点等等。只要下乡路过,她都要去自己联系的两家贫困户走访了解情况,尽自己的力帮助解决他们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但却与父母、家人聚少离多,她的父母将近七十岁,作为独生子女的她却不能经常照管。年12月,她外婆因为车祸骨裂住院,全程都是63岁的母亲照顾,她因为准备年扶贫开发成效考核及贫困退出核查,每天加班,直到外婆出院她都没能抽出时间去看望。但每个阶段的脱贫攻坚工作,她都积极投入身心,提供思路,主动谋划。 敬业奉献,带病工作无怨言 为了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她经常加班加点,年3月份,因工作劳累引起旧疾复发(痉挛性斜颈),她病倒在扶贫战线上。医院就医后因病情严重,医院就医,为了不耽误扶贫工作,病情稍有稳定,周倩同志就立刻出院回到工作岗位上。很长一段时间周倩同志边就医,边工作。由于治疗后期复健、休养不到位,年4月、年9月病情又复发,严重时无法转动脖颈,不得而已放下医院就医,治疗后又立即返回岗位工作。面对高压的扶贫工作和繁重的项目报表、动态管理表格,她没有一丝怨言,经常不顾周末与否,加班加点完成工作任务。甚至经常无暇病情,忍痛进村入户走访贫困户,她带病坚持工作的精神受到全镇上下一致认可和赞扬。年1月16日,周倩同志在前往巡检司镇开展脱贫攻坚交叉检查工作途中,遭遇车祸,导致左肱骨髁间、髁上粉碎性骨折,左肘关节半脱位。她不得不暂停工医院手术,在医院手术住院期间,周倩同志仍然不忘扶贫工作,坚持在镇扶贫QQ群中为挂包干部、驻村干部解答政策,提供工作建议。至今,她在家修养已经近三个月,每天都要忍受左手复健的疼痛,但她还经常开玩笑的说:“每次去做复健,医生都告诉我今天不能哭了,但我忍不住啊,因为真的太疼了,我对医生说,那我就笑着哭吧!”有几次,因驻村工作队管理规定的变化,部分队员意见很大,有的在群里发起了牢骚,语气尖锐,刚做了手术的周倩,在QQ群和队员们解答各类问题,面对队员的指责,她始终耐心地回答。 这就是周倩,一个平凡的扶贫干部,她做的每一件事都很平凡,但每一件都镌刻在每一个人心中。她敬业奉献的精神和工作业绩得到镇党委政府领导、全镇职工、村组干部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一致好评,、、年公务员年度考核三年被评为优秀等次,其中年被评为全市优秀党员,年被评为全市三八红旗手,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她踏实肯干、任劳任怨、求实创新,经常为全镇精准扶贫工作谋思路、创出路,在全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第六十五期赞赏 长按白癜风是怎么样的寻常型白癜风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