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病哪家好 http://m.39.net/pf/a_4629693.html

[摘要]目的探讨肱桡关节微错位与肱骨外上髁炎的鉴别,观察手法治疗的疗效。方法术者自-年1月临床中收集整理了被误诊为肱骨外上髁炎的肱桡关节微错位病历78例,其中,女55例,男23例,年龄在18~63岁,平均年龄41岁,病程3个月~2年。根据压痛部位不同分为:肱桡关节掌侧型51例;肱桡关节背侧型27例。采用分类定位、整复推拿的方法治疗观察疗效。结果经过5~7次,隔日一次治疗。痊愈66例,好转12例,无效0例.有效率%。结论肱桡关节微错位易被误诊为肱骨外上髁炎,应该引起临床工作者的注意。正确的采用分类定位、整复推拿的方法能够达到治疗的目的。

[关键词]肱桡关节微错位误诊肱骨外上髁炎分析

肱桡关节微错位是肱桡关节的肱骨小头从桡骨上方的关节凹中横向前后滑出,桡骨头相对于肱骨小头来说向肱桡关节掌侧和背侧的微移位。肘关节屈伸时在对抗外力的情况下,在前臂突然向外旋转引起桡骨头向肱桡关节掌侧微错位;在前臂突然向内旋转引起桡骨头向肱桡关节背侧微错位,造成肱桡关节处的疼痛,前臂旋转,提重物,拧毛巾,扫地时无力,疼痛加剧等一系列症状为特征,容易和肱骨外上髁炎相混淆,临床报道不多,术者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共见到这种病例78例均被误诊为肱骨外上髁炎,都经过多种方法[2]治疗后无效的情况下来我处咨询治疗,经过详细询问和检查最终自行命名纠正诊断为肱桡关节微错位,运用分类定位、整复推拿的方法治疗,获得明显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年龄18~63岁,平均年龄41岁。患者女55例,18~63岁,男23例,33~58岁。病程3个月~2年,其中育龄妇女21例,司机7例,船员12例,记者5例,教师8例,学生3例,病史回顾:有明显患有外伤及劳作史者48例,织网打毛衣者尤为常见,其余病因不详。上述患者都经过针灸,局部封闭,药物外服帖,小针刀等诸多治疗方法中的1~2种以上方法治疗过均未见明显疗效。临床表现症状:患者自述有患侧肱桡关节部位的疼痛或酸痛,前臂旋转疼痛,提抱重物不能,倒开水、拧毛巾、扫地等动作时无力、疼痛加剧。查体:皮肤无明显红肿,肱桡关节的发病部位有明显压痛,可明显触及浅层桡侧屈腕肌和桡侧环状韧带紧张,对深层水肿的桡神经施压时酸痛可沿前臂桡侧向远端放射。X线片检查:X线显示均未见明显异常。

2.分型与治疗2.1分型根据压痛部位不同分为:肱桡关节掌侧型、肱桡关节背侧型。2.1.1肱桡关节掌侧型 肘关节屈伸时在对抗外力的情况下前臂突然向外旋转引起桡骨头向肱桡关节掌侧微错位;周围解剖结构也随之发生改变而引起的压痛点在肱桡关节的掌侧桡骨头处。在此处由掌侧向背侧作垂直按压疼痛明显,该型51例。2.1.2 肱桡关节背侧型肘关节屈伸时在对抗外力的情况下前臂突然向内旋转引起桡骨头向肱桡关节背侧微错位;周围解剖结构也随之发生改变而引起的压痛点在肱桡关节的背侧桡骨头处。肘关节过伸的情况下在此处由背侧向掌侧作垂直按压疼痛明显,该型27例。2.2治疗方法采用分类定位、整复推拿的方法,用不同的手法作用于不同类型的患者病变部位来治疗。2.2.1操作以左侧为例,医者站于患侧旁,患者肘关节微屈旋前,医者左手握其腕关节处,右手拇指在患处周围用按揉法和揉拨法松解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再用双手多指拿捏前臂肌群。之后整复手法,掌侧型,医者右手拇指置于肱桡骨小头部掌侧,余指对握肘内侧,左手拇指置于患腕之背侧余指对握掌侧,左手持患臂作旋后同时牵引伸肘动作时,右手拇指下压肱桡骨小头,当医者感到复位的滑动后,再做2-3次伸屈肘关节的活动即可。背侧型;医者右手拇指置于肱桡骨小头部背侧余指对握肘内侧,左手拇指置于患腕之背侧余指对握掌侧,左手持患臂作旋前牵引、之后旋后过伸,右手拇指同时顶压肱桡骨小头背侧,当医者感到复位的滑动后即可。最后在手五里至手三里下一寸段和肺经侠白至孔最段处,用拇指指尖端由上而下反复揉拨操作3-5分钟结束。2.2.2疗程5~7次为一个疗程,隔日一次,每次20分钟左右。治疗期间停用一切其他治疗手段,所有病例均采用推拿手法治疗。2.2.3注意病程长达一年以上的患者在手法整复后第二天可出现疼痛加剧、肿胀的表现属于正常。

3疗效评定标准根据《疾病临床诊断和疗效标准》之肱骨外上髁炎疗效标准。3.1治愈:疼痛压痛消失,提抱重物无疼痛,肘关节活动自如。3.2好转:疼痛症状减轻,肘关节活动改善。3.3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4治疗结果4.1治疗次数最短3次,最长疗程7次可治疗痊愈。4.2结果治愈66例,占84.6%;好转12例,占15.4%;无效0例,总有效率%。

5讨论5.1肱桡关节构成肘关节是一个三关节复合体,肱桡关节是肘关节的一部分,由桡骨头关节凹和肱骨小头通过关节囊的桡侧副韧带,桡骨环状韧带包绕,桡骨头的环状关节面连于尺骨桡切迹前缘起到固定连接构成。肱桡关节微错位是肱桡关节的肱骨小头从桡骨上方的关节凹中横向前后滑出,桡骨头相对于肱骨小头来说向肱桡关节掌侧和背侧的微错位。当肘关节屈伸时受到撞击或提拿重物时在对抗外力的情况下:前臂突然向外旋转引起桡骨头向肱桡关节掌侧微错位;前臂突然向内旋转引起桡骨头向肱桡关节背侧微错位;造成肱桡关节周围解剖结构的改变而出现肱桡关节处疼痛、压痛。临床表现为肱桡关节处的疼痛,前臂旋转疼痛,提重物无力疼痛,拧毛巾时疼痛加剧一系列症状为特征。根据力学原理在前臂内旋动作过猛,桡骨小头向背侧的微错位;前臂旋外动作过猛,桡骨小头向掌侧的微错位。而出现桡侧副韧带、桡侧环状韧带和浅层桡侧屈腕肌紧张并桡神经受压水肿,施压酸痛明显向前臂远端放散,受牵拉后出现相应的不同部位的痛点。

5.2诊断与鉴别诊断5.2.1肱骨外上踝炎又称肱骨外髁症候群、肱骨外髁骨膜炎、肱桡关节外侧滑囊炎、网球肘等。肱骨外上髁部是前臂伸肌群的起点,由于肘、腕反复用力长期劳累或用力过猛过久,使前臂伸肌总腱在肱骨外上髁附着点处,受到反复的牵拉刺激造成该部组织部分撕裂、出血、扭伤而产生的慢性无菌性炎症,有时还可以导致微血管神经束绞窄及桡神经关节支的神经炎等。肱骨外上髁炎主要表现为肘关节外上部疼痛,有时疼痛会向前臂外侧放射;可伴有前臂桡侧伸腕肌紧张,酸痛,Mill(旋臂屈腕试验)实验阳性。病情较严重者,可反复发作,疼痛为持续性,致使全身无力,甚至持物掉落。X线诊断:X线检查有时可见钙化阴影、肱骨外上髁粗糙、骨膜反应等。

5.2.2肱桡关节微错位肱桡关节的肱骨小头从桡骨上方的关节凹中横向前后滑出,桡骨头相对于肱骨小头来说向肱桡关节掌侧和背侧的微错位。大部分病历都有肘关节外伤史因前臂突然向内或外旋转过猛引起桡骨头向掌侧或背侧的横向微错位,而造成桡侧副韧带、桡侧环状韧带和浅层桡侧屈腕肌受到撕拉并桡神经的受压水肿。临床表现为:肱桡关节处的疼痛,前臂旋转疼痛,提重物无力、疼痛,扫地、拧毛巾等疼痛加剧。查体:皮肤无明显红肿,肱桡关节的发病部位有明显压痛,可明显触及浅层桡侧屈腕肌和桡侧环状韧带紧张,深层的桡神经施压时酸痛可沿前臂桡侧向远段放射,容易和肱骨外上髁炎相混淆。X线诊断:X线片检查X线显示均未见明显异常。5.2.3造成肱桡关节微错位与肱骨外上髁炎相混淆的原因是;病痛部位相近,现有教科书上没有关于肱桡关节微错位这一病名的记载对于这一部位损伤后出现的疼痛及其相近临床症状有肱骨外上髁炎和肱桡关节滑囊炎[4]这两种诊断.我们认为根据关节损伤的解剖结构判断本病是由于肘关节在受累后因猛烈过伸和旋转所致。5.3关于推拿手法治疗经过我们临床诊疗经验得出:应该通过询问病史和详细的局部体格检查明确诊断是取得疗效的关键所在,肱桡关节微错位,属于推拿中运动关节损伤范畴,固定的痛点即为发病部位,明确诊断后,关节微错位应先得到整复,通过定位放松手法后经牵引整复,手法作用点作用力方向要准确,关节不同类型的错位,手法作用点,作用力方向有明显的区别,手法总的要求是力求达到纠正错位,使用正当手法整复后关节处压痛明显消失解除韧带牵拉紧张,消除疼痛使肢的生理功能得以恢复。

参考文献:1.悦铭,中医药出版社吉林白山,白山[M].疾病临床诊断和疗效标准,,-.马乾邦,夏国华,张洪聚.小针刀挑剥加手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J].中医正骨,,13(11):20。3.俞大方.推拿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82-.毕宏政,随进德.小针刀治疗肱桡关节创伤性滑囊炎20例报告[J]./*中医正骨,,12(5):28。

作者来源舟山伟成诊所朱伟成

舟山伟成中医软性手法研究中心分享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kzmq.com/zzygc/891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