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内容 “小心笑掉你的下巴”,这看似是句玩笑话,但在生活中因大笑几声、打个哈欠就导致下巴脱臼的却是经常出现。前几天,万州一小伙就因早上起床边打电话边打了个哈欠,让他下巴掉了,最终辗转了三个地方才把下巴给接回去。那么,我们经常说的下巴掉了是种病吗,突然下巴掉了又该怎么办?对此,健康锅特别医院口腔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刘永和,一起来看看他怎么说。 故事:边打电话边打哈欠结果下巴脱臼了 家住万州宏远市场的小黄,今年24岁。前几天清明节放假,小黄早早就和几个朋友约好了自驾游出去玩。原本一行人约好4月2日早上8点就出发,没想到意外却发生了。 调好闹钟,当天早上小黄7点过准时醒来,还有些睡眼惺忪的他坐在床上接到了朋友打来的电话。刚说了没几句,小黄懒懒得打了个哈欠,结果嘴巴竟然合不上了,说话也说不清楚。小黄赶紧挂掉电话,在镜子面前一看,自己左边脸凹了进去,右边则鼓出了一个大包,整个嘴巴也歪了,小黄尝试着自己把下巴还原,但由于第一次碰到这种情况又害怕弄出什么岔子,只得赶紧跑到爸爸面前,用手指着自己的嘴巴向爸爸求助。爸爸一看,医院找医生帮忙。 父子俩先医院,就在小黄家楼下。医院,医生对着小黄的下巴按了半天,一阵钻心的疼之后,下巴还是没能回到原位。小黄只得和爸爸立即离开,继续往下走,没走多远就看到了一家诊所,两人准备进去试一试,结果医生按来按去小黄眼泪都疼出来了,而下巴还是掉着。一连两个地方都没能将下巴接回原位,这下小黄和爸爸有些着急了,准备医院。 结果在王牌路看到一家口腔诊所,想到口腔诊所应该比较专业,父子俩决定进去求助。医生一看就知道小黄是下巴脱臼了,双手一按只听到“嘣”的一声,很快小黄的下巴就复原了,嘴巴也能合上了。 没想到打个哈欠就让下巴脱臼了,还辗转三个地方才将它给接回去,这让小黄产生了心理阴影,接下来几天连吃东西都不敢把嘴巴张大了。他表示以后再也不敢大笑,不敢张大嘴巴打哈欠了。 现象:下巴脱臼老年人常见 据介绍,掉下巴在医学上被称为颞下颌关节脱位。“下巴脱臼并不少见,它是下颌骨的髁状突滑出关节以外,不能自行复位,可能发生在单侧,也可能发生在双侧”,刘永和说,有的患者是吃饭咀嚼时下巴吃脱臼,有的患者是说话急促导致下巴脱臼,还有的患者因为动作过大用力过猛,比如开怀大笑、打哈欠等等以至于下巴脱落。 刘永和表示,颞下颌关节脱位,是颞下颌关节疾病的一种,为肌肉或韧带拉伤所致。下巴脱臼的患者以老年人为主,年轻人很少。因为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韧带逐渐松弛,因此稍不注意就可能导致下巴脱臼。偶尔一次下巴脱臼不用太紧张,医院复位,不需要特别进行治疗。如果经常反复性的下巴脱臼,严重的则可能要通过扎银针、缠绷带等方式来进行治疗。 提醒:注意保护口腔关节,加强肌肉锻炼 尽管颞下颌关节脱位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也很容易复位,但市民还是要引起重视。 特别是在第一次发生颞下颌关节脱位后,应医院进行处理,以免诱发慢性滑膜炎和关节囊炎,或并发关节囊及韧带组织松弛,最终导致下巴反复脱臼。 颞下颌关节经常脱位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对日常生活影响也很大,患者对此也会产生心理阴影,甚至不敢张口。 刘永和建议市民,平时可多做一下脸部的按摩,捋一捋腮部的肌肉和韧带,并适当多补充一些蛋白质、维生素和钙等元素,这对颞下颌关节疾病有很大的帮助。 预防下巴脱臼,市民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保护口腔关节,避免进食大块硬食和张口过大。 特别是老年人在打哈欠、大笑、打喷嚏等时,最好主动及时用手托住下颌,以避免过度运动而造成颞下颌关节脱位。 同时,保持身心愉悦,不要太疲劳,多休息,不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另外,习惯性掉下巴的人,更要避免长大嘴巴说话,和不能大笑。 如果是一边老是脱臼则可能与偏咀有关,应改掉只用一侧牙齿去咀嚼食物的习惯,也不要一味只用前牙咀嚼,要注意双侧后牙的平衡咬合。 北京最好治疗白癜风北京儿童医院白癜风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kzmq.com/zzyjg/204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