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是人体中最长的管状骨。股骨干包括粗隆下2~5厘米至股骨髁上2~5厘米的骨干。股骨干为三组肌肉所包围。由于大腿的肌肉发达,骨折后多有错位及重叠。骨折远端常有向内收移位的倾向,已对位的骨折,常有向外凸倾向,这种移位和成角倾向,在骨折治疗中应注意纠正和防止。股骨下1/3骨折时,由于血管位于股骨折的后方,而且骨折远断端常向后成角,故易刺伤该处的腘动、静脉。

一、解剖

●股骨为全身最长的管状骨,周围附以最大的肌群。股骨干的重要结构特征是有向前突出的弓。

●内侧骨皮质承受到压应力,而外侧骨皮质承受牵张应力。

●股骨的峡部是髓腔直径最狭窄的部位,峡部的直径影响插入股骨干的髓钉尺寸。

●股骨干骨折的畸形受各肌肉牵拉力的影响:

?外展肌(臀中肌和臀小肌):止于大粗隆,粗隆下骨折和股骨干近端骨折时,使骨折近端外展。

?髂腰肌:止于小粗隆上,可使骨折的近端屈曲和外旋。

?内收肌:跨越多数股骨干骨折,对骨折远端施加强大的轴向和内翻牵引力。

?腓肠肌:作用于股骨干骨折的远端和髁上骨折,使骨折远端屈曲。

?阔筋膜张肌:它作为张力带对抗内收肌群的内侧成角力量。

●大腿的肌组织分为3个独立的筋膜间室

?前筋膜间室:由股四头肌、髂腰肌、缝匠肌、和耻骨肌构成,也包括股动脉、股静脉、股神经及股外侧皮神经。

?内侧筋膜间室:包括股薄肌、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及闭孔外肌,同时有闭孔动脉、静脉和股深动脉。

?后筋膜间室:包括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部分大收肌、股深动脉的分支、坐骨神经和股后皮神经。

?由于3个间室的容量大,股骨干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比小腿少见。

?股骨干的血供大部分来自股深动脉。1~2支营养由骨干的近端和后侧的股骨粗线进入髓腔,然后向近端和远端分支,提供股骨干内膜的血液供应。骨膜血管也沿股骨粗线进入骨干,为外1/3的皮支提供血供。骨内膜血管提供皮支的2/3的血供。

?股骨干骨折后,骨内膜的血供破坏,骨外膜的血管增生,提供骨折愈合的初期血供。

?扩髓可干扰骨内膜的供血,但可在3~4周后恢复。

二、损伤机制

●发生于成年人的股骨干骨折通常是由于高能量损伤(如交通事故、高处坠落伤)

●病理性骨折,特别是老年人,通常发生于干骺端与骨干结合的薄弱处,任何与创伤程度不符的骨折应怀疑为病理性骨折。

三、临床评估

●因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故应全面的创伤检查。

●患者表现因疼痛而不能活动、不同程度的畸形、肿胀和受累肢体的短缩。

●应进行同侧髋膝关节的彻底检查。在股骨干骨折时,通常不能进行运动范围和韧带损伤的检查,否则可造成骨折的移位。股骨干骨折时膝关节的韧带损伤多见,应在骨折固定后进行评估。

●血容量的丢失。报道中,平均的血量丢失大于ml,40%的患者最后需输血治疗。

四、放射学评估

●股骨干、髋关节、膝关节的正侧位片,骨盆正位片是必须的。

●确定骨折的类型、骨的质量、骨缺损的情况、骨折粉碎情况、软组织积气所致的短缩程度

●必须注意股骨的近端区域,观察有无合并股骨颈和粗隆间的骨折。

五、分类

描述

●开放与闭合

●位置:近端、中间、远端1/3

●分型:螺旋、斜行、横行

●粉碎的、大块的、蝶状的

●成角或旋转畸形

●移位:短缩或平移

WinquistandHansen分类

I型轻微或没有粉碎骨折

II型两骨折断端的皮质至少有50%是完整的

III型断端50%~%的骨皮质粉碎骨折

IV型完全粉碎骨折,无完整骨皮质

AO分型:

A型骨折分组:

A1=骨干段螺旋形骨折或远近段关节外简单骨折

A2=骨干段斜形(≥30°)骨折或关节外干骺端楔形骨折

A3=骨干段横断(<30°)骨折或关节外干骺端复杂骨折

B型骨折:

粉碎的楔形骨折

分组:

B1=螺旋楔形B2=屈曲楔形B3=多段楔形

C型骨折:

粉碎的复杂骨折

分组:

C1=复杂螺旋形C2=复杂节段C3=复杂不规则

六、治疗

原则

●恢复肢体的力线长度,保持无旋转,尽量行以微创保护骨折局部血运、促进愈合。

●采用生物学固定方法及早进行康复锻炼。

●儿童股骨干骨折愈合快,在成长期间,能自行矫正15°成角,2cm的重叠,所以儿童股骨干骨折多采用非手术治疗。

方法

保守治疗目前已逐渐少用,因保守治疗的弊端日益明显,如分离、成角、侧方移位、畸形愈合率高、膝关节僵直以及住院时间长、需长时间卧床休息、功能锻炼晚等不利于患者身心健康。手法复位、夹板固定及持续牵引。

骨牵引

●目前,闭合牵引作为股骨干骨折的确定性治疗方法仅限于合并症较重,有手术禁忌的年轻人。

●骨牵引的目的是恢复股骨的长度,限制旋转和成角畸形,减少疼痛性肌痉挛,减少血容量损失。

●骨牵引通常作为术前的临时措施,稳定骨折,防止骨折短缩。

●常用重量为9~18kg,侧位X线评估骨折的长度。

●股骨远端牵引应在关节囊外穿针,以避免化脓性关节炎。胫骨近端穿针部位在胫骨结节水平,并穿过两侧皮支。

●安全穿针的方法是,股骨远端自内向外侧穿(避开股动脉),胫骨近端自外向内侧(避开腓总神经)。

●骨牵引作为股骨干骨折治疗措施,存在的问题包括:膝关节僵硬、下肢短缩、住院时间长、呼吸系统的感染、皮肤坏死和畸形愈合。

手术治疗

●手术固定是多数股骨干骨折的标准治疗方法。

●如果可能,手术治疗应在24h内进行。

●早期对长骨行固定对多发损伤患者显得特别重要。

髓内钉固定

股骨干骨折标准的治疗方法。

钢板固定

优点:对适用的骨折类型能达到解剖复位

缺点:a、需广泛切开,失血多、软组织损伤重,感染的风险大。可造成股四头肌瘢痕形成,影响膝关节和股四头肌的力量。

b、钢板下血供减少。跨过骨质发生应力遮挡。

c、钢板作为承重的置物,因此有较高的固定失败率。

病例分享

Onecase

术前

术后

内固定取出后

Twocase

术前

术后

Threecase

术前

术后

Fourcase

术前

术后

术后7个月

Fivecase

术前

术后

Sixcase

术前

术后

Sevencase

术前

术后

Eightcase

术前

术后

Ninecase

术前

术后

康复

李大夫:

范大夫:

裴大夫: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哪里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公立医院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kzmq.com/zzyjg/280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