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父母,看着宝宝摇摇晃晃迈出自己第一步的时候,那份欣喜和感动是不是觉得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宝宝开始学走了,作为爸妈的你准备好了吗?要怎样帮助宝宝顺利迈出人生的步伐?

  一、宝宝多大学走路正常

  每个宝宝开始站立和走路的时间差异很大,有的宝宝是在9个月时就能迈步扶走,而有的要到12-13个左右甚至更晚的时候才开始迈步扶走,这多与很多因素有关,如宝宝本身的发育情况、遗传因素、运动训练的机会、疾病以及季节的影响等。

  大部分宝宝在12~14月大时学会走路

  根据过去的婴儿发展研究文献,绝大多数学者专家都同意,约50%宝宝在11.5个月可以放手走,而90%可以在14个月大独自行走,而%都可以在18个月大自行走路。

  二、宝宝过早学走路的危害

  有些家长认为宝宝走路早是聪明的表现,于是很早就开始锻炼宝宝走路,甚至在4个月左右的时候,就扶着宝宝胳膊,让宝宝双脚着地,蹦来蹦去。儿科主任医师声明:这是非常不可取的。

  在正常情况下宝宝的在10个月以前,婴幼儿的骨头发育还没有完善,婴幼儿的骨骼硬度差弹性大,容易变形;同时肌肉的力量不足,不能耐受过强的运动。如果强行让宝宝提早学走路,会导致全身的体重都压在双脚上,但是骨头还没有足够粗与硬度,会导致双下肢骨头的畸形,有可能形成轻微的“O型脚”,影响体形的健美,还容易形成扁平足。

  三、宝宝动作发展规律

  1.第一阶段10-11月

  此阶段是宝宝开始学习行走的第一阶段,当宝宝扶站已经很稳了,甚至还能单独站一会儿了,这时就可以开始练习走路了。

  2.第二阶段12个月

  蹲是此阶段重要的发展过程,父母应注重宝宝站蹲站连贯动作的训练,如此做可增进宝宝腿部的肌力,并可以训练身体的协调度。

  3.第三阶段12个月以上

  此时宝宝扶着东西能够行走,接下来必须让宝宝学习放开手也能走二至三步,此阶段需要加强宝宝平衡的训练。

  4.第四阶段13个月左右

  此时父母除了继续训练腿部的肌力,及身体与眼睛的协调度之外,也要着重训练宝宝对不同地面的适应能力。

  5.第五阶段13-15个月

  宝宝已经能行走良好,对四周事物的探索逐渐增强,父母应该在此时满足他的好奇心,使其朝正向发展。

  四、宝宝学走路的注意事项

  婴儿学习走路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状况,要注意以下这些个问题才能保证婴儿在学习走路的过程中得到较好的保护。

  1.注意不要拉伤

  大人牵着幼儿的手走路时,不要使劲拉拽,以免小孩的肩关节,肘关节脱臼。

  2.最好不要用学步车

  学步车的使用并不能促进婴儿运动能力的发育。相反与多方面的婴儿运动能力发育迟缓有关。使用过学步车的婴儿与未使用者相比,学会爬行、独自站立和独自行走的时间都比较晚,用学步车的时间越长,运动能力延迟越明显。使用学步车的时间每增加24小时,独自站立和独立行走的时间就延迟3天多。

  3.掌握学走路的时机

  如果宝宝还没有到达学走路的年龄,而且本身也缺乏走路的意愿,那就不能强迫宝宝去学走路,否则很可能对肢体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如果宝宝1岁6个月之后,还不会走路,而且没有走路的意愿,则要引起家长的格外注意了。

  4.注意异常

  在宝宝学走路时,父母可以运用一些简单的观察原则,来检测宝宝腿部发展是否出现异常。最基本的就是观察宝宝的双腿(整个下肢),看外观有无异常,比如单侧肥大、大小肢、长短脚等。一旦发现宝宝双腿皮肤的纹路出现不对称的情形,那就很可能出现了长短脚。另外,注意宝宝的髋关节在走路时是否能顺利张开、有无发出声响。如果有这种情形,很可能是有先天性的问题,比如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请扫描关医院







































白癜风治疗方法
白癜风症状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kzmq.com/zzyjg/437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