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作者原创翻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研究背景 股骨髁上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3-6%,是临床治疗的难点。目前最常用的内固定是股骨外侧锁定钢板(lateralprecontoureddistalfemurlockingplate,LPDFLP),具有微创、固定牢靠且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但是如果术中复位(尤其是冠状位)不良,很容易导致骨折的移位或出现外翻畸形。为了改善术中复位的效果,本文主要介绍一种简单有效的技术来改善冠状面骨折复位的对位对线。 手术技术 股骨远端骨折治疗的重点是尽量达到解剖复位。患者麻醉满意后,先透视获得健侧股骨远端的前后位X线片,并用Marker笔对显示器上标记出解剖轴线、关节水平线以及股骨近端外侧角(aLDFA),然后翻转并置于显示器上以作为参考对照(见图1和2所示)。 图1所示。如何在X线片上测量aLDFA。首先画出股骨的解剖轴线(A),然后连接股骨内外髁(B),两条连线的夹角为aLDFA(C)。 图2所示。术中先对健侧肢体(右侧)进行前后位透视,然后将X线片翻转作为患侧肢体的对照模板,Marker笔标记股骨的解剖轴线和股骨内外髁的连线。 接下来处理患肢。透视评估患侧肢体股骨机械轴线和aLDFA,LPDFLP固定前,确保患肢和健侧肢体股骨远端切线以及冠状面相重叠(见图3所示)。股骨远端骨折获得满意复位和对位对线后,再对LPDFLP稳定固定。根据术中骨折固定情况安排患者门诊随访时间(见图4和5所示)。 图3所示。AO/OTA33-C3.3型骨折,复位关节面后,将患侧和健侧肢体(翻转面)进行重叠,以判断冠状面的对位对线,复位满意后,LPDFLP稳定固定。 图4所示。术后1个月随访。冠状面对位对线良好。 图5所示。术后随访双侧股骨全长片显示比较双侧解剖轴线和aLDFA大小。 结论 随着年龄增长,股骨远端骨折的发生率也在逐渐增多。其中恢复患肢冠状面和矢状面的对位对线是影响骨折愈合和术后功能的关键。内固定前需要先恢复股骨的解剖轴线和aLDFA。本文介绍的方法简单有效,能够帮助骨科医生术中更好地恢复冠状面的对位和对线,帮助患者获得良好的愈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骨今中外官方立场。希望大家理性判断,有针对性地应用。 投稿邮箱:gujinzw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kzmq.com/zzyjg/945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