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医院康复医学科,如需二次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

全世界每6个人中就有1人可能罹患卒中;

每6秒钟就有1人死于卒中;

每6秒钟就有1人因为卒中而永久致残。

脑卒中(脑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通常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

对脑卒中患者而言,康复治疗要尽早开始。一般情况下,患者在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发展(根据医生诊断为标准)时就可以开展康复了。

上肢功能康复训练01上肢功能1~2级1

功能描述

1级患侧上肢未有任何活动能力;

2级患侧肩或手肘开始有少许活动能力。

2

功能训练要点

1、改善姿势及保护患手,预防关节疼痛、肿胀、挛缩等并发症;

2、加强对患手的注意和患手参与简单日常生活活动。

3

功能训练方法

肩,肘,腕指间各个关节的被动活动:(10次/组,每天3组)

整个过程应缓慢轻柔,关节活动时应保持无痛,切勿生拉硬拽,以免造成二次损伤。

练习1:肩关节

患者坐位,家属一手放于肩胛骨前方,另一只手放于患者肩胛下角,双手握住肩胛骨做旋转活动。

患者仰卧,家属一手握住患者肘部,另一只手握住腕部,保持肘关节伸直,做肩关节屈曲和外展,活动至终末端(一般活动角度在90°左右以免造成肩关节半脱位)时保持数秒,再回到初始位。

练习2:肘关节

患者仰卧,家属一手握住肘部,另一只手握住腕部,将肘关节由屈曲位缓慢伸直。

患者仰卧,肘关节屈曲,前臂立于床面。家属一手握住上臂,另一只手握住腕部,握住腕部的手使前臂做由内向外和由外向内的旋转动作。

练习3:腕关节

患者卧位或坐位,家属一手固定住患侧上肢的前臂或腕关节,另一只手握住患者手指,并固定好大拇指,将腕关节屈曲和伸展至最大活动范围。

患者卧位或坐位,家属一手握住患侧上肢前臂或腕关节,另一只手握住患者手指,并固定好大拇指,将腕关节尺偏或桡偏至最大活动范围。

患者卧位或坐位,家属一手握住患侧上肢前臂或腕关节,另一手握住患者手指部,分别将患侧5个手指弯曲和伸展至最大活动范围。

手部抗痉挛牵伸:

如果手的肌张力比较高,需要给予适当的牵伸,缓解痉挛并维持关节活动范围,防止关节挛缩。

家属一手握住患者大拇指,其余四指牵拉大鱼际,另一只手握住患者的四指,手指伸直并使腕关节背伸,牵伸5~8秒。牵拉的力度应缓慢进行,当遇到较大抵抗时,可保持停留,待抵抗减小时再继续进行。

抗痉挛矫形器:

由于手部痉挛造成的手指屈曲,患者可佩戴合适的矫形器来保持手的正常功能,保持腕关节和手指的伸展,也同样有被动牵伸的作用,主要在睡眠时和不运动时穿戴。

健侧手带动患侧手进行自助活动:

可在卧位或坐位下双手十指交叉,患手拇指在上(下图所示),肘伸直位下两手缓慢一起向上举,并维持5~10秒。在维持无痛的关节活动度的同时,促进患侧肢体的知觉。自助运动避免过猛过快,质量比数量重要。20次/组,3组/天。

前臂支撑训练:

保持肘部的伸直(可在健侧辅助下伸直),掌心朝下,手指伸直放于床上或凳子上,患肢位置略放于身体后侧,将身体的重心缓慢转移至患侧的上肢,能够有效地降低患侧上肢的痉挛程度,并增强肩关节周围的本体感觉。同时在负重位下,患者也可进行相应的活动(例如下棋,看电视等)。

日常生活活动中的应用:

1、清洗患手,用毛巾擦拭患侧上肢;

2、进食时注意身体不要偏向健侧,保持躯干挺直,把患肢前臂向下放于桌面进行适当负重,可以患手扶在碗边作为支持等。

02上肢功能3级1

功能描述

患侧手可以大约提起至腹部,手指开始有轻微弯曲。

2

功能训练要点

1、进一步在负重状态下的作业练习;

2、训练肩、肘、腕部肌肉单独活动,手抓握和放松;

3、纠正患侧上肢肌肉活动的不正常用力方式,防止多关节共同活动和上肢屈曲模式。

4、在痉挛明显的阶段,避免对手的抓握功能要求过高,避免健侧过度用力,会加重患肢的痉挛程度。可以先进行牵伸和放松,然后再进行活动。

3

功能训练方法

健手带动患手取物训练:

患者在坐位下双手十指交叉,患侧拇指在上,用两手的掌部握住圆柱物体由下至上(或由上至下)转运和移动物体,促进肩肘的活动和躯干的平衡,并诱发患侧的主动活动。身体保持立正,不能向一侧倾斜过多。随着患者运动控制的改善,可将物品的摆放位置逐渐升高。30次/组,每天做2组。

擦桌子训练:

先在健手的带动下缓慢伸直手臂,把苹果放在某个位置作为目标,提醒患者尽可能碰到苹果,若患肢伸肘有改善,可减少健手的辅助或直接由患手完成桌面擦拭活动。30次/组,每天做2组。

抓毛巾训练:

慢慢弯曲手指后,手指再跟随毛巾慢慢伸展,可训练患手的抓握能力并通过毛巾带动手指的伸展,通过毛巾的刺激增强患手的感觉功能。30次/组,每天做2组。

日常生活活动中的应用:

1、穿脱开衫衣物时,将衣服里面朝上,衣领向上平铺于双膝上,将袖口自患侧上肢穿过,用健手抓住衣领及对侧肩部,并将领口部分拉至肩部,健手沿衣领将衣服从头后绕过,并将健上肢穿进袖口,整理衣服时,患手配合抬高;

2、患手用毛巾擦前方的污迹;

3、健手带患手喝水。

03上肢功能4级1

功能描述

患侧手可以提起至胸前,手指能进行基本抓放活动。

2

功能训练要点

1、进一步的肩、肘、腕关节分离控制训练;

2、物品的抓放训练和转移训练,加强上臂活动范围。

3

功能训练方法

单手推沙包训练:

上肢平放在桌上,屈肘,沙袋置于前臂外侧,伸肘推动沙袋。提醒患者尽量将前臂伸直,防止身体的摆动来代偿。30次/组,每天做2组。

手指抓放训练:

前臂旋前,患手伸向物品(水杯/苹果),抓握后从桌上拿起来,再放下松开手指,注意患侧手指尽量伸直。30次/组,每天做2组。

拓展训练:

1、桌面滚球:手按住皮球像搓汤圆一样使球向前后左右滚动,必要时用健手辅助;

2、用患手摸肚子、胸、对侧肩的定位触摸练习;

3、把香囊或海绵球从椅子上拿到桌子上再从桌子上拿至椅子上反复练习。

日常生活活动中的应用:

1、患手拧毛巾,挤牙膏时帮忙固定;

2、患手自行穿进衣袖;

3、患手推开门;

4、患手接听电话。

04上肢功能5级1

功能描述

上肢可举高过头,手指进行细微的抓放活动。

2

功能训练要点

1、继续4级的训练,加强上臂的力量和协调性训练;

2、拇指和各个手指的协调。

3

功能训练方法

抛接球训练:

坐位下,双手举起篮球练习向对方抛球和接球,患者手臂尽量举高,家属投球时注意力度。30次/组,每天做2组。

单手握杯喝水:

杯内装一半的水,柱状抓握水杯,屈肘,伸腕,腕桡偏将茶杯递向嘴边。30次/组,每天做2组。

拓展训练:

1、拾起小木块从盒子内拿到桌上再从桌上拿至盒子内反复练习;

2、单手对折叠手帕,拇指与四指夹住手帕的一角,向上翻转;

3、跟随节奏转动手来打拍子。

日常生活活动应用:

1、患手握杯子喝水、用梳子梳头;

2、用患手拿取不同物品(拿衣物,轻便的袋子);

3、进食时患手使用匙羹、端碗;

4、翻书时用患手翻页。

05上肢功能6级1

功能描述

肩肘手腕都能独立并协调地活动,但手指功能欠灵活。

2

功能训练要点

学会控制手掌内的小肌肉,完成复杂精细的活动。

3

功能训练方法

拾硬币和拾纽扣:

患手的拇指、食指及中指拿起硬币转移至手掌内,小指和无名指压住将其握在掌心,再用同样的方式去拿纽扣。30次/组,每天做2组。

拧瓶盖训练:

患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旋转打开瓶盖,若功能较好,可训练拧药瓶、牙膏盖。30次/组,每天做2组。

拓展训练:

扭螺栓、捏衣夹、剥桔子皮、转陀螺、洗牌、开锁、串珠子等活动。

日常生活活动应用:

1、穿衣时单手扣纽扣,系鞋带;

2、用加上辅助器的筷子吃饭;

3、按开关;

4、购物时掏硬币。

06上肢功能7级1

功能描述

上肢各肌肉都能活动自如,当面对复杂或粗重工作时仍有不足。

2

功能训练要点

继续6级的训练,提高力量性训练并恢复各种活动。

3

功能训练方法

提举哑铃:

站立,挺胸,双手握紧哑铃(或是用装满水的水瓶)交替上举。30次/组,每天做3组。

室内游戏:

与家人一起玩乒乓球,飞镖等活动。

日常生活活动应用:

1、用正常的筷子进食活动(右侧偏瘫);

2、参与复杂的家务活动:例如烹饪时用菜刀切食材,炒菜;

3、参与娱乐活动:编织、园艺等。

下肢康复训练

(以下均以右侧偏瘫为例)

01床上训练

1、良肢位摆放

说明:适用于病程早期、需要长时间卧床的患者,并且每隔1-2小时翻身一次。良好的体位摆放结合翻身,可以减轻肌肉痉挛,预防压疮、软组织挛缩等并发症。可以考虑佩戴卧床款足托,预防踝足跖屈畸形。

1)仰卧位

在患侧髋关节下方及大腿后外侧垫一个枕头,防止髋关节外旋(大脚趾指向外侧),并使膝关节微屈。

2)患侧卧位(偏瘫侧在下方)

健侧腿屈髋屈膝放在位于患侧腿前方的枕头上,避免压迫患侧腿,患侧腿屈曲放在后侧。

3)健侧卧位(偏瘫侧在上方)

患侧腿屈髋屈膝放置于前方枕头上,注意小腿及脚都应被枕头承托。

注意:应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位置,每隔1-2小时改变一次体位。

2、下肢被动活动

说明:由家属帮助患者完成,适用于患侧下肢不能主动活动的患者。此活动可预防关节挛缩、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并增强感觉输入。注意在无痛情况进行,每项运动完成8~10个/组,2组/次,3次/天。

1)下肢屈伸

家属一手握住脚踝,另一手在膝关节下方托住,辅助患者进行下肢屈伸训练(患侧脚不离床、在床面上滑动)。

2)髋外展内收

家人一手握住患侧腿足跟,前臂抵住脚板底,另一手托住膝盖窝,辅助患侧下肢向外打开后再回到中间。

3)关节挤压

患侧腿屈髋屈膝,脚平放在床面上,家属双手相握搭在患者大腿远端(或一手握住大腿远端、一手握住脚踝),向患腿的前下方用力,从而挤压膝关节、踝关节,牵伸髋周肌群。

3、下肢主动活动

说明:可改善血液循环,预防/减缓肌肉萎缩,提高肢体运动功能,为坐站训练做准备。每项运动完成8~10个/组,2组/次,3次/天。

1)下肢摇摆训练

说明:有助于放松肢体,锻炼患侧肢体运动功能。患者仰卧,双手扶住床边,双下肢屈曲并拢,双脚平放床面,左右交替摆动。

2)臀桥训练

说明:可训练骨盆的控制能力,锻炼躯干、骨盆、下肢背侧肌群。

a)双侧臀桥训练:患者仰卧,双下肢屈曲,双脚与肩同宽、平放床面,可在双膝之间夹一小枕头(防止患侧腿倒向外侧),臀部抬起离开床面,维持3~5s,返回床面,重复进行。注意:抬臀动作要稳,速度不可过快,也不可强求高度。若可轻松维持双侧臀桥姿势30s,可进行单侧臀桥训练。

b)单侧臀桥训练:患者仰卧,患侧腿屈曲,脚平放床面,健侧腿“跷二郎腿”搭在患侧腿上,患侧臀部抬起离开床面,维持3~5s,返回床面,重复进行。注意事项同双桥。

3)下肢屈伸训练

说明:锻炼下肢屈伸运动功能,为步行作准备。患者仰卧,双手扶住床边,患侧脚沿着床面滑动,使得腿部屈曲,再沿床面伸直,交替进行。注意膝关节应始终指向上方,避免向内/外侧偏移。完成得较为轻松时,可以考虑小腿处佩戴1~2kg的沙袋。

4)髋关节屈伸训练

说明:锻炼髋关节屈伸运动功能。患者仰卧,患腿屈髋屈膝、脚平放床面,患腿伸下床边,患脚放在床边小板凳上,然后向上抬起放置于床面上,重复进行。注意避免髋的外展外旋(即膝盖应始终朝向天花板),家属位于患侧保护。完成得较为轻松时,可以考虑小腿处佩戴1~2kg的沙袋。

02坐位训练

说明:当患者可坐起时,应逐渐减少卧床时间,完成坐位下的训练,为站立和步行做准备,每项运动完成8~10个/组,2组/次,3次/天。

1)坐位重心转移

说明:可改善坐位平衡,易化躯干选择性动作。患者坐在床边,健侧腿搭在患侧腿上(跷二郎腿),双手相握搭在健侧膝盖,健侧臀部抬离床面、返回床面,如此重复进行。家属位于患侧保护,防止摔倒。

2)坐位屈膝训练

说明:促进下肢屈膝运动功能。患者坐位,双脚踩在地面上,患侧脚沿着地板向后滑动,膝关节弯曲超过90°,注意脚跟不能离地。家属位于患侧保护。

3)踝背屈训练

说明:改善踝关节背屈运动功能。家属位于患侧,一手握住小腿远端后方,另一手握住脚背。若患者主动踝背屈无或微弱,则由家人被动/辅助完成;若患者可主动踝背屈但力量不足,家人可在脚背施加向下的阻力,患者进行抗阻训练。

4)坐站转移训练

a)由坐到站:双足平放地面,与肩同宽,患者双手相握,肘部伸直,向前下方伸出,伴随躯干前倾,重心向前移动,屈髋,至鼻尖超过脚尖,用力抬起臀部、伸直躯干。家属位于患侧保护,防止摔倒。

b)由站到坐:与上述顺序相反。注意双腿均匀负重,躯干保持挺直,家属从旁保护。

03站立位训练

说明:当患者可以在辅助下站起时,可进行站立训练,逐步增加站立时间,进行重心转移、原地迈步等训练。

1)站立位训练

说明:眼睛平视前方,双肩齐平,健侧手扶拐杖于健侧脚前外侧,双脚与肩同宽,脚尖朝前,避免患侧膝关节过屈、过伸,身体重心位于两脚中间。站立时间根据自身情况,一次2~5min,不建议一次超过10min,可稍作休息后再次站立。

2)患腿负重训练

说明:患者站立位,双脚与肩同宽,健侧手扶拐杖/椅背,患侧腿不动,健侧腿向前迈一小步,然后返回,重复进行。待健侧腿可轻松向前迈步后,可分别向前、后、侧方迈步。注意保持躯干稳定,避免患侧膝盖屈曲或过伸。10个/组,2组/次,3次/天。家属位于患侧保护,防止摔倒。

3)患腿迈步训练

说明:患者站立位,双脚与肩同宽,健侧手扶拐杖/椅背,健侧腿不动,患侧腿向前迈一小步,然后返回,重复进行。待患侧腿可轻松向前迈步后,可分别向前、后、侧方迈步。注意保持躯干稳定。10个/组,2组/次,3次/天。家属位于患侧保护,防止摔倒。

4)站斜板

说明:可牵伸小腿三头肌,减轻小腿痉挛。患侧腿位于后下方负重,健侧腿位于前上方不负重,若有需要可手扶拐杖/椅背。5分钟/组,2组/次,3次/天。家属位于患侧保护,防止摔倒。

04步行训练

说明:当下肢负重、平衡能力、肌耐力逐渐改善,可由原地迈步逐渐过渡到步行训练。注意循序渐进,先短距离,如开始时2米、3米;然后逐渐延长距离,5米、10米……注意中间可随时休息。步行较为轻松时,可以考虑患侧小腿处佩戴1~2Kg的沙袋。

1)前进步行

说明:根据一拐杖、二患侧腿、三健侧腿的节奏顺序依次进行步行训练。注意抬头挺胸,眼睛平视前方,尽量脚尖朝前。家属位于患侧保护,防止摔倒。

2)横向步行

说明:根据一患侧腿、二健侧腿、三拐杖的顺序依次进行向患侧横向步行训练。注意抬头挺胸,眼睛平视前方,尽量脚尖朝前。家属位于患侧保护,防止摔倒。

3)后退步行

说明:在前进步行较为熟练的基础上,可进行后退步行训练。根据一健侧腿、二患侧腿、三拐杖的节奏顺序依次进行步行训练。注意抬头挺胸,眼睛平视前方,尽量脚尖朝前。家属位于患侧保护,防止摔倒。

4)交叉步行

说明:在前进步行、横向步行、后退步行较为熟练的基础上,可进行交叉步行训练。健侧腿从患侧腿前方横向跨过,根据一健侧腿、二患侧腿、三拐杖的节奏顺序依次进行。注意抬头挺胸,眼睛平视前方,尽量脚尖朝前。家属位于患侧保护,防止摔倒。

5)一字步行

说明:在前进步行、横向步行、后退步行较为熟练的基础上,可进行一字步行训练。患者沿着墙边,迈步脚脚跟贴支撑脚脚尖向前行走。注意抬头挺胸,眼睛平视前方,尽量脚尖朝前。家属位于患侧保护,防止摔倒。

注意:步行训练中应抬头挺胸,眼睛平视前方,若步行训练过程中出现严重上肢痉挛可将上肢背在腰部,有足下垂者建议佩戴踝足矫形器。

若要进行针对性步态训练,首先应结合个体化进行步态分析,从而制定个性化纠正训练方案,避免错误步态模式进一步固化。如有需要,请咨询专业的物理治疗师。

注意事项

1.患者应根据自身恢复程度选择合适阶段的锻炼动作,并根据个体情况调整训练量,如有疑问、或在训练中感到不适,请暂停训练并咨询专业的康复医生和物理治疗师。

2.训练时,应有家属从旁保护或辅助完成,慎防摔倒。

3.所有动作应按正确运动模式完成,避免错误模式的固化。

4.如有严重基础疾病或病情特殊者,请在专业治疗师指导下完成训练。

责编:予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kzmq.com/zzygc/940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