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天真可爱,适度地逗小孩本无可厚非,但一些人却用了欺骗、吓唬、引诱、愚弄等方式,无形中给孩子带来了许多伤害。

就在不久前,“攀枝花2岁男童酒精中毒身亡”,“广西2岁男孩被灌酒后变痴呆”。这两起幼儿喝酒致死致痴呆的新闻让人唏嘘不已。

幼儿不能喝酒,这本应是常识的事却多次引发悲剧。而悲剧的背后,除了相关法律监管缺失,更是中国式逗小孩陋习作祟。

爱孩子,就别再这样逗他

1

逗孩子喝酒

亲友聚会饮酒时,有的家长喜欢拿着筷子蘸酒让孩子舔一舔。有的甚至直接让孩子抿几口甚至鼓励其干杯“敬酒”。

儿童肝脏发育和代谢功能还不完善,即使是度数较低的酒,酒精也容易淤积在体内引起中毒。一旦过量,可能出现昏迷等重症,严重会影响脑部发育。

2

以捉弄孩子为乐

有些人喜欢捉弄孩子,以为只是逗得孩子着急一下,哭一鼻子,一笑就没事了。但这些行为对孩子来说毫无趣味,只会让孩子有不安和不被尊重的感觉,损伤自尊心,增加社交恐惧和对他人的不信任。

3

给孩子玩香烟

有些人喜欢把香烟放到孩子嘴里,逗孩子。但吸烟对孩子心肺、呼吸系统和脑功能都有极大破坏作用。

香烟中的尼古丁不管对大人还是孩子,都容易上瘾;对孩子来说,尼古丁还易造成幻觉和头痛等。

4

随意抛接孩子

把孩子高高地向上抛起,等他下落后再用双手接住,这种逗孩子的方式很常见,多数家长会认为这样很刺激好玩。

但万一家长没能接住孩子,后果将不堪设想;即使接住孩子,孩子下降时的冲击力也很容易导致颈椎脱位或半脱位。孩子心智还不成熟,这样的行为会让他感到害怕,缺乏安全感。

5

拉孩子转圈圈

大人双手捉住孩子的两只手腕,然后快速地度转圈,孩子也会跟着在半空中旋转。

因为孩子的身体比较脆弱,受到离心力的作用,很容易导致孩子手腕或肘关节脱位;经过快速转圈后,孩子容易头晕眼花,站立不稳,有可能出现跌倒碰伤的情况。

6

捏孩子的脸或鼻子

看到孩子肥嘟嘟的脸跟粉嫩的鼻子,家长总喜欢这捏捏那捏捏,希望通过这种亲昵的行为逗孩子笑。

但是,要知道孩子的皮肤比较脆弱,大人用带有细菌的手捏他们的脸,容易导致湿疹、接触性皮炎等问题;而孩子的鼻子很娇嫩,频繁捏他的鼻子容易出现红肿、鼻粘膜受损等问题。

7

逗孩子说不要他了

当孩子不听话时,大人都会开玩笑的“吓唬”孩子,说不要他了或把他卖了之类的话。

这会让孩子觉得恐惧,缺乏安全感,不利于孩子心理健康;也有可能导致孩子出现某些行为偏差,具有攻击性,伤害自己及他人。

出现以上问题的根源在于一点

——大人对孩子缺乏尊重

对于中国人爱逗小孩的现象,早期教育专家周令瑜表示,其实质是成人居高临下以孩子的天真幼稚来取乐,追溯原因,是我们的文化中缺乏对孩子的尊重,轻估了如此戏弄孩子造成的不良后果。

孩子是有自尊心的,也是一个独立的人。

这些大人基本上没有什么主观恶意,但他们不知道孩子的心理特点,甚至看到孩子天真的窘态时觉得搞笑,这种心态说到底是无知使然,其实已经对孩子带来了伤害。

“孩子本来是很单纯,对大人是信任的,心扉完全敞开。孩子一次次被欺骗、被戏弄以后,对这个世界就不再那么敢去信任了。”

儿童性心理发展与性教育专家胡萍也表示,很多中国人不懂得如何去尊重孩子,把孩子当成一个玩物、动物或玩具。

“逗”字直接体现我们对孩子的不尊重,没有把他们当成有独立人格的个体来看待,这是中国文化当中的缺失,才会导致大家觉得逗孩子是件开心的事情。

“逗”是不尊重生命、不尊重他人的具体体现,很多成年人没有从上一辈那里学到正确的育儿方式,从祖辈习得的都是不尊重别人,这也导致他们以类似的方式对待下一辈。

解决的方法

——与孩子互动应该真诚

家长看到这里想必会对自己平时的一些做法有所反思,但是如果遇到其他亲友想逗孩子玩家长又该如何应对呢?

“当亲戚朋友逗我们的孩子,大人要怎么办?可能碍于情面不好拒绝,如果父母不站出来制止,对孩子又会造成伤害。”

周令瑜说,“但是如何制止也是需要智慧的,既不要忍气吞声,也不必发脾气跟别人大吵一架,可以很智慧地借口带孩子走开,或者直接说,孩子不太习惯这样的方式交流。大人听到这样的话,一般会比较知趣。”

周令瑜表示,在这种情况下,父母的反应也是孩子的榜样。我们的孩子不是生活在真空当中,总是会遇到不喜欢的场景,但这是他要生活的环境,如何增强内心的力量,轻松学会应对也是一门学问。

她提醒家长,也不要把这个事情看得太过严重,反应太偏激。从正面、积极的一面去看的话,只要家长不要当帮凶,不是沉默无语,只要家长能够站在孩子身后给他一些支持和帮助,做他的后盾,其实结果真的没有想象的那么恐怖。

不要抱着谁逗我们家孩子就跟他没完,甚至撕破脸的心态。一开始就怀有很大的敌意,那又会走向另外一个极端了。

而且这样会给孩子传递一种信息:谁都不要来惹我!这也是不好的,孩子一点都逗不得,那肯定也不是好事情。

周令瑜认为,当其他大人与孩子有不当互动,戏弄孩子时,家长一定要站出来,智慧地去处理,礼貌地拒绝别人逗弄,慢慢地也给孩子起到示范作用,教会孩子如何与别人交流,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到孩子长大一些以后,他也知道如何去面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kzmq.com/zzyhl/886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