癜风 http://www.wxlianghong.com/

摔倒,对于年轻人来说,只是“拍拍灰站起来”那么简单;对于老年人来说,却不亚于心脏病、中风发作,轻则骨折,重则危及生命。

老年人摔倒后更容易发生骨折,因为老年人大多骨质疏松,骨量减少,轻微的外力即可造成骨折。此外,摔倒后保护机制的减少也是老年人易骨折的重要因素。

年轻人摔倒后,会用双手支撑地面缓冲;老年人摔倒时,没有向前的动力,缺少上肢缓冲保护机制,通常直接摔到髋部。老年人摔倒后常发生的骨折包括:一是臀部着地导致的股骨颈骨折、腰椎压缩性骨折(此类情况下,老年人通常无法自行站起,骨折后卧床时间长,愈合慢,易发生术后并发症,重则危及生命);二是用手撑地导致手臂骨折(用手撑地,往往损伤的是腕关节,发生尺骨远端/桡骨远端骨折,术后不需要卧床,且康复训练容易做,避免发生致命的并发症)。

发生骨折的病人,大多是腕部、肩部骨折。这是因为,大部分人在摔倒时都会很自然地想到用手支撑地面,保持平衡。下雪后的路面摩擦力减小,手着地的那一刻,整个身体的重量和摔倒的冲击力都压在手腕部,极有可能导致腕部、肩部骨折。当手腕来不及支撑的时候,很多人会用屁股往后坐。对于年轻人来说,这一举动大多造成尾椎疼痛;对于年纪大的人来说,极有可能会发生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摔倒时,整个屁股着地很危险,一侧屁股着地也很危险。老年人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在这样大力量的冲击下,更容易发生髋部骨折,包括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等。

摔倒后的应对措施非常重要。笔者在此提醒您,摔倒后不要急于起身,要检查一下身体各处关节有没有剧痛的情况。

腕关节和踝关节骨折,虽然疼痛明显,但是大多数患者都能勉强活动,可以使用书本、硬纸壳、木条等临时固定受伤部位,医院治疗。

摔倒时,如果感觉腰疼,尽量不要乱动。因为胸腰椎骨折后,如果随意活动,很可能造成骨折块移位、压迫神经,严重时可能导致下肢瘫痪。此时,施救者不要立即盲目地去拖、拉、背、抱伤者,应该在伤者周围设立标志,提醒、警示过往人员和车辆,保护伤者免受二次伤害,同时拨打急救电话,由专业医务人员救助。在急救人员到达之前,如果不得已需要移动伤者,施救者要顺势慢慢整体平移伤者,保持“一条线”移动,不要屈曲、扭转或者大幅移动伤者。

总而言之,雨雪天气,路面结冰,要尽可能减少出门次数,走瓷砖铺设的人行道时,要尽量挑选水少、冰少的地方,注意脚下,放低重心,慢慢走才是最关键的。

走路时,做到这几点可防止摔倒:一是双手不要插在口袋里,放在外面可以保持平衡,万一跌倒时,可以用手支撑,不容易把腿跌伤,毕竟上肢的外伤比下肢的外伤好处理,预后也比较好;二是走路时,身体略向前倾,如滑雪状;三是走路时,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这样底盘大、重心稳;四是走路步幅宜小,迈大步容易跌倒;五是老年人特别是骨质疏松患者在雨雪天气尽量不要出门。

专家简介

樊立波,医院(医院)骨科专业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肩肘腕疾病的临床治疗工作(包括上肢各种创伤及肩肘腕关节内骨折脱位及肩肘腕关节各种退变、肌腱韧带损伤等慢性病),能够独立诊断和治疗多种肩肘腕疾病,以及慢性病的疑难问题(包括:一是创伤方面,各种上肢骨折及肩肘腕关节复杂骨折脱位,如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尺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肩肘关节脱位、肩锁胸锁脱位、下尺桡脱位等;二是关节韧带肌腱疾病,如肩关节习惯性脱位、肩袖损伤、肩肘不稳定、网球肘等;三是肩肘腕关节劳损退变及慢性疼痛。)

统筹:梁如意责编:朱晓娟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kzmq.com/zzyhl/917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