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少为医生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8505800.html
桡骨头半脱位多见于1~4岁儿童,多由牵拉伤所致,又称“牵拉肘”“保姆肘”。成人桡骨头半脱位临床较为少见,属于中医学“骨错缝”范畴。病例资料患者,女,43岁,因左肘疼痛2小时就诊。2小时前患者在按摩过程中左侧上肢不慎拉伤,出现肘部疼痛及运动功能障碍,休息后病情未缓解,医院就诊。体格检查发现,左侧前臂呈旋前位,肘关节周围轻度肿胀,桡骨头局部有压痛,前臂旋后及抬举和屈肘功能受限,牵拉前臂或屈肘时疼痛加重。肘关节正侧位X线检查未见明显骨折、脱位(图1)。诊断为成人桡骨头半脱位。

图1肘关节正侧位X线片

手法整复后左肘外敷消肿止痛散及接骨散,患肢用绷带固定于屈肘90度位,用三角巾悬吊于胸前,同时内服肿痛宁胶囊。治疗3天后左侧肘部疼痛及肿胀消失、运动功能恢复正常。成人桡骨头半脱位的病因成人桡骨头半脱位的发生机制较为复杂,可能与桡骨头的臼状关节面侧向移位等因素有关。

成人的肱骨小头中心向下突出呈杵状,而桡骨头中心凹陷呈臼状,因此不容易卡压肘关节囊及环状韧带。成人的肘关节囊及环状韧带相对较厚,且具备一定弹性,若要卡在肱桡关节间隙内,需要同时符合肱桡关节间隙增大及下尺桡关节分离的条件。

虽然部分桡骨头半脱位患者有前臂下端疼痛的症状,但尚无充分证据证实其存在下尺桡关节分离。这是因为即使肘关节囊和环状韧带相对松弛,并向肱桡关节间隙内突出,肱桡关节在前臂受到暴力牵拉时可产生负压,将其周围的关节囊及韧带吸入关节腔内;负压来源于牵拉,当牵拉解除时,肘关节囊和环状韧带随即自行回复,不易继续卡在肱桡关节间隙内。

因此,成人桡骨头半脱位的发生率较低,多有明确的前臂牵拉或撞击史,如前臂旋前位时手掌着地等。前臂旋前、肘关节过伸位受到牵拉时,桡骨的受力方向不在肱骨纵轴线上,桡骨头可移向肱骨小头前内方,致使肱桡关节向一侧水平移位,当肱骨小头的杵状突出点越过桡骨头的臼状面外缘时,牵拉停止,可出现桡骨头半脱位。成人桡骨头半脱位的治疗桡骨头半脱位的复位方法较多,旋后复位法临床较为常见。不过,成人桡骨头半脱位患者软组织损伤程度相对较重,恢复时间相对较长,可辅助应用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功效的中药外敷或内服,促进患肢功能恢复。小结成人桡骨头半脱位由于少见而容易被误诊或漏诊,对于有前臂牵拉等损伤史、影像学检查显示无明显异常的成人肘部疼痛、功能受限者,应考虑该病的可能。作者:邬强中国人民解放军医院来源:邬强,钟佳根,李丹丹.成人桡骨头半脱位1例[J].中医正骨,,32(6):73-74.声明:文章内容仅供思路参考,非专业人士请勿试用投稿或转载请联系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kzmq.com/zzywh/1059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