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免费查阅:董氏奇穴处方穴位查询疾病查询董氏针灸黄帝内经针灸学中医视频伤寒论系统解剖学

肩关节是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个关节部分,是人体中活动范围最大、运动形式最多的关节,肩关节的运动形式有:内旋、外旋、外展,内收、向前向后向上伸展、向前向后回旋。肩关节不仅控制着我们的肩膀活动,还起到了调节我们的胳膊运动以及各关节间的协调运动,是我们身体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

那么肩关节疾病有哪些呢?

通常肩部疾病伴有疼痛、肌肉无力和患侧肩关节的活动能力丧失。罹患肩部疾病后,多伴有抬肩痛和夜间痛,甚至经常从睡眠中痛醒。因此,对患者的日常工作生活影响很大。

  肩部疾病很多,常见的除了粘连性关节囊炎(肩周炎)以外,还有一些其它疾病,如:肩峰撞击综合征(肩袖创伤性肌腱炎)、肩袖撕裂、盂唇损伤、钙化性肌腱炎、肩胛上神经嵌压征、四边孔综合征、复发性肩关节脱位、肩关节松弛症等,并需要和其它原因引起的肩关节疼痛进行鉴别,如:颈椎疾病(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胸椎疾病(肿瘤、上叶肺炎)及腹部疾病(膈肌刺激、胆囊功能障碍)。

  运动创伤引起的肩部疾病在中青年人中更为普遍。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门诊余例的肩部运动创伤门诊病例统计,肩袖损伤占60%,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腱鞘炎占18%,滑囊炎4.3%,盂肱关节脱位、半脱位、肩锁关节扭伤及脱位占9.4%,锁骨骨折占4.3%,其他4.3%。

那么今天主要给大家分享下关于

肩部常见病——肩周炎症状的科普及缓解方法

关于肩周炎

肩关节周围炎又称漏肩风、五十肩、冻结肩,简称肩周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

常见人群:根据普查资料分析发现,患肩周炎的病人多是肩臂活动多但却并不耗力的非体力劳动者,例如厨师、教师、作家、画家、会计、司机和某些办公室工作人员等。

引发病因:分析其患病的原因,我们发现这些患者虽非体力劳动者,但所从事的工作均需要频繁活动肩臂或肩臂必须长时间固定于某一种姿势,尤其是这种姿势大部分是上臂轻度外展、内旋位。例如厨师的工作掂大勺和使用刀、铲、勺的姿势和活动量即属此类。教师写黑板板书时上臂外展、上举、内旋姿势,会计打算盘、使用计算器或微机的姿势,司机把握方向盘的姿势,作家、画家的伏案写和画的姿势等,虽耗力不大,但其姿势固定时间长,久而久之,势必导致肩臂某些组织的慢性疲劳损伤,发生退行性变,最终导致泛发性炎症。

分析这些人肩肌的受力部位,我们发现这种姿势主要引起肩袖肌及肌腱的疲劳,加速肩袖的劳损性退化和变性。这种经常性疲劳累积为小损伤后出现轻微痠胀症状,一般不容易被重视,若再有意外刺激,即泛发炎性反应,使之充血、渗出及肉芽组织增生。至老年期,尤其是50岁左右时,退变到一定程度,组织再生和修复能力下降,一过性内分泌功能紊乱、新陈代谢减退及其他诱因等均可导致炎性灶迅速粘连、纤维化以至钙化,最终致肩周各关节活动受限和剧烈疼痛。

常见表症

●肩膀疼痛

起初时肩部呈阵发性疼痛,多数为慢性发作,以后疼痛逐渐加剧、气候变化或劳累后,常使疼痛加重、半夜痛醒。

●肩关节活动受限

肩关节向各方向活动均可受限:梳头、穿衣、洗脸、叉腰等动作均难以完成。

●怕冷

即使在暑天,肩部也不敢吹风。

●压痛

多数患者在肩关节周围可触到明显的压痛点。

●肌肉痉挛与萎缩

周围肌肉早期可出现痉挛,后期可发生失用性肌萎缩,出现肩峰突起,上举不便,后弯不利等典型症状。

那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好的缓解方法?

在此小编送你一套康复运动操,希望能帮到您~

康复运动八步曲

操前科普:康复训练在肩周炎的早期可以改善肩部血液循环,防止粘连,减轻疼痛,防止肌肉萎缩的发生,后期可以松解粘连,改善及增加关节活动范围、肌肉力量,促进功能恢复。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康复运动操建议:早晚各一次,一次左右各3组,能有效帮助您缓解肩周炎疼痛等问题!

扩展资料:

关节的保护

(1)避免某一关节长时间只做一个动作,如长时间站立、曲膝与坐在电视、电脑前,这样会造成膝关节、颈椎关节、腰椎关节周围肌肉的血循环不良,久而久之,就会发生关节的损坏。应经常变换坐姿和双脚位置,舒展下肢的筋骨,或起来活动一下。

(2)无论睡眠、走路或坐下,都要保持正确姿势,绝不勉强做超过关节所能承受的事情,比如破核桃壳时,不要用牙咬或手捏,以免损害牙或手指关节。

(3)如果关节出现疼痛,就不要勉强外出活动,还应检查近期的活动方法、时间或量是否不当

(4)运动或搬运重物时,应尽量利用较大和有力的关节,如手提重物时,尽量不用手指,而用手臂和肘关节。需要做支撑动作时,不要单用手指,而要以手掌来支撑。肢体的小关节,如手指关节一般比较脆弱,韧带的力量较弱,使用不当,容易受损伤与变形。

卢老师

雷主任

雷宇老师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kzmq.com/zzyhl/1048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