桡骨头骨折,在肘关节各部位骨折中约占33%,临床中比较常见。多由高能量损伤导致,受伤机制是肘关节屈曲位轴向负荷损伤,多合并肘关节脱位,同时伴随内外侧副韧带断裂/损伤、肘关节囊前部撕裂及尺骨冠突骨折。由于桡骨头对肘关节稳定性和前臂功能作用突出,外科医生处理桡骨头骨折时,更倾向于想方设法保存桡骨头结构的完整性。

而部分MasonⅢ型及以上的无法内固定的桡骨头粉碎性骨折通常认为是无法重建的,因此必要时可进行桡骨头切除术,但长期随访会出现肘外翻失稳、迟发性尺神经炎、腕尺侧痛、桡骨向近端移位等并发症。Speed于年提出人工桡骨头置换,大大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置换手术能够改善肘关节的稳定性,恢复前臂旋转功能,允许术后早期活动。

桡骨头置换术术后一般康复程序

术后第一阶段:炎症/保护(第0~2周)

1、目标

(1)保护性制动

(2)避免关节僵直,在肘部和前臂处于安全的头上体位进行早期保护性关节活动度练习

(3)减轻手部水肿

(4)维持未受累关节的全范围主动活动度。2、注意事项:当患者未戴夹板或者进行下述特殊练习时,肩部应保持在中立到外旋体位,且前臂旋前,以避免对患肘施加压力。

3、治疗措施

保护性制动根据外科医生的选择、治疗师的经验和损伤特殊性选择适当支具进行保护性制动,如佩戴肘后石膏托或者Bledsoe支具

肘关节早期保护性运动

(1)取仰卧头上体位

(2)保护性前臂旋前及旋后练习

(3)保护性肘部屈伸练习:在肘部所有的关节活动范围内保持完全旋前

患者取仰卧位,肩关节前屈90度,肘关节屈曲90度或更多,前臂保持旋前(前臂放在额头)。进行轻柔的主动辅助旋前、旋后练习,然后进行可耐受的轻柔、主动和主动辅助肘关节充分屈曲和伸展练习,伸直肘关节不要超过30度。

临近关节活动度练习

(1)主动及主动助力关节活动度练习,仰卧位戴夹板进行肩关节前屈和外展练习

(2)主动以及主动助力腕部关节活动度练习和手部肌腱滑动练习

控制水肿和伤口处理

(1)控制水肿:上肢抬高,手握小球做捏放的动作,也可以空手做“张手—握拳—张手”的动作,促进体液的循环。

(2)伤口护理:保持伤口干燥,不建议涂抹药膏,一旦发现伤口红肿热痛或疼痛突然加剧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一般术后2周拆线。

术后第二阶段:纤维形成/早期骨重建(第3~6周)

1、目标:

(1)3-6周内逐渐去除夹板

(2)减少粘连及瘢痕的形成

(3)增加肘关节和前臂主,被动关节活动范围

(4)开始进行轻微的日常活动

2.注意事项:

(1)在练习过程中肩关节要轻度外旋,避免肘关节侧韧带受到压力

(2)避免进行肘部强力伸展练习和前臂旋后的被动活动练习

3、治疗措施

夹板调节和处理

(1)肘后石膏托夹板应调节到90°屈曲位,前臂自然旋转

(2)患者白天在自我护理和进行轻度日常活动时可以摘下夹板

(3)睡眠和进行保护时应戴上夹板

瘢痕处理

伤口完全愈合后,即可进行瘢痕按摩

4、主动/主动助力和被动关节活动练习:

可在坐或立位进行;肘关节伸展和前臂旋前的主动/主动助力关节活动度练习要在患者可耐受的前提下逐渐进行。

a被动肘关节屈曲活动度练习:患侧充分放松,健侧手握住患侧腕关节,在患侧疼痛可耐受范围内逐渐增加屈曲活动度活动度。两周后达到屈曲90°范围以上,一般每周增加10°。肌肉完全放松后,身体逐渐前倾,逐渐加大肘关节屈曲活动度。练习结束后均应即刻予以冰敷15-20分钟,如在平时有关节肿胀,疼痛,发热等不良感觉,可随时给予冰敷。

b肘伸展练习:坐位拳心向上,将肘部支撑固定于桌面上,前臂及手悬于桌外。肌肉完全放松,使肘在自重或重物作用下缓慢下垂伸直(必要时可于手腕处加小重物为负荷,加大练习力度)。至疼痛处应停止,待组织适应疼痛消失后再加大活动度,一般为10-15分/次,1-2次/日。可以通过测量手腕至上臂所在水平面的距离间接测量肘关节伸展的活动度,距离越短即伸展活动度越大,与健侧差距越小。

术后第三阶段:瘢痕成熟(第6~12周)

1、目标

(1)实现肘部和前臂全范围的主动活动度

(2)实现上肢功能性肌力

(3)独立进行日常生活以及其他活动

2、治疗措施

(1)活动度练习

a.屈肘练习:坐位,屈肘,拳心朝向自己,肌肉完全放松,手顶在墙或桌边固定,肌肉完全放松,身体逐渐前倾,使拳与肩的距离接近,加大屈肘的活动度。至疼痛处应停止,待组织适应疼痛消失后再加大活动度,一般为10-15分/次,1-2次/日。可以通过测量手腕至肩的距离间接测量肘关节屈曲的活动度,距离越短就是表明肘关节屈曲的活动度越大。

b伸肘练习:方法可参考上一阶段肘伸展练习。

c前臂旋前练习:坐位,屈肘,前臂中立位放于桌上,患肢手握体操棒或其它任何硬质小棒一头,通过体操棒使患侧做被动的旋前。用力要均匀,缓慢,不可使用暴力。至疼痛处应停止,待组织适应疼痛消失后再加大活动度,一般为10-15分/次,1-2次/日。

d前臂旋后练习:体位同上,健手通过体操棒使患侧做被动旋后。用力要均匀,缓慢,不可使用暴力。至疼痛处应停止,待组织适应疼痛消失后再加大活动度,一般为10-15分/次,1-2次/日。

(2)肘关节周围肌肉渐进性抗阻练习:借助弹力带,哑铃等抗阻单元

a屈肘肌力(肱二头肌)练习:坐或站立位,上臂保持一定的位置不使之移动,手握哑铃等重物,拳心向上,屈曲肘关节,坚持至力竭放松为1次,5-10次/组,2-4组/天。

b伸肘肌力(肱三头肌)练习:坐位,上体前倾,上臂紧贴于体侧向后伸直至与地面平行,屈肘手握哑铃等重物,抗哑铃等重物的阻力伸直肘关节,上臂始终贴于体侧。坚持至力竭放松为1次,5-10次/组,2-4组/天。

3、注意:持续性疼痛,经理疗药物等治疗不佳,提示有更严重的并发症,特别是同时伴有运动丧失。任何异常症状均应向医生复查报告。与桡骨头脱位有关的并发症包括感染、再脱位和假体失效等,应保持警惕。

4、功能与专项运动训练:肘关节稳定及软组织痊愈后即可开始分等级的渐进性抗阻力练习。功能再训练和工作适应训练也将在这个阶段进行。全面恢复关节活动及肌肉力量后,开始对抗及专项练习,注意循序渐进,避免暴力动作。

参考书籍《骨科术后康复指南》《骨关节损伤与疾病康复治疗方案及图解》

本文女模特为陈卓,肖像权归陈卓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并联系北医三院康复科

刘瑾、张娜编辑整理

敬请扫码







































北京哪里治白癜风好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最专业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kzmq.com/zzyhl/139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