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宝宝来说,大多都很喜欢家长拽着孩子的胳膊起飞和降落,不过这样的游戏很有可能令宝宝的肢体会因为部分的受力过度,尤其是这个时候肩关节的活动力度非常大,常常会引起宝宝脱臼的情况。所以,家长们一定要多注意。对于1-4岁的宝宝来说,宝宝胳膊脱臼在临床上一种特别常见的情况。如果宝宝反复好几次出现脱臼的情况,很容易就会引起习惯性脱臼,从而给宝宝带来一定的伤害。那么宝宝胳膊脱臼的症状到底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1、活动限制

有一些宝宝比较小,会引起神经系统发育不够完善的情况,所以宝宝疼痛的反应特别的迟缓。还有一些宝宝在引起了脱臼之后,哭几声就会安静下来。一般来说,宝宝出现脱臼之后,肢体的活动会被限制,比如出现不能抬起胳膊和拿玩具,以及不能自由活动。一旦家长触碰到患儿脱臼的部位,因为疼痛宝宝会大声哭闹。

2、关节畸形

其次,患儿脱臼的部位会因为肢体的形态位置引起移动的变化,因此,宝宝会出现肢体延长和缩短或者关节处明显畸形等症状。如果宝宝还太小不会讲话的话,可以通过简单的测试来进行判断。比如家长们可以把玩具放在宝宝面前并让宝宝去抓,若是宝宝的手可以举到头顶,就代表宝宝没有引起脱臼。如果不能的话,很有可能是引起脱臼。

宝宝手臂脱臼后的护理方法: 

宝宝脱臼之后非常疼痛,首先要先安慰宝宝,并立刻处理。关节脱臼的部位会压迫神经,这时拉长的韧带以及肌肉,稍微一动就非常痛。单纯的脱臼往往比骨折要更加疼痛。手会垂在胸前。可用大围巾折成三角形把手臂吊在脖子上。但是别随意移动宝宝患肢,避免移动的过程中造成宝宝患部的二次伤害,先固定患部后施以冰敷,医院治疗。即使关节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受伤的韧带或周围的组织也还是需要治疗。几个星期都不可活动关节,这期间比骨折的情况更为疼痛。脱臼复原后父母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节复位后,一般不需要固定,但家长应该注意,切忌不可用提物的方式突然牵引宝宝的手臂或用粗鲁动作给小儿更换衣服,更不要拉着宝宝的手把他提起来。以免脱位再次发生而形成习惯性脱位。宝宝的手被拉直并手掌向上的姿势最容易受伤。所以家长在扶宝宝时,应该抓住他的肘关节或上臂。一岁左右的宝宝学走路时,家长应把两手放在他的腋窝下。如果宝宝脱臼超过24小时或有反复脱臼史,因局部有肿胀,复位时弹响声或弹跳感多不明显,复位后疼痛也不一定即刻消失,但其他症状大多能缓解。此时,宜用三角巾将宝宝肘部固定在直角位置,一周左右即可。









































南京白癜风医院
防治白癜风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kzmq.com/zzyhl/142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