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与解剖 肩胛骨位于胸廓的后面,是三角形扁骨,介于第2~7肋之间(内侧缘上角平第二胸椎,下角平第七胸椎),分为两个面、三个角和三个缘. 前面为肩胛下窝,是一大而浅的窝。后面有一横行的骨嵴,称肩胛冈,冈上、下的浅窝,分别称为冈上窝和冈下窝。 肩胛冈的外侧扁平,称肩峰。外侧角肥厚,有关节盂,与肱骨头组成盂肱关节。上角和下角位于内侧缘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平对第2肋和第7肋,可作为计数肋的标志。 内侧缘长而薄,对向脊柱。外侧缘肥厚,对向腋窝。肩胛骨位于背部的外上方。肩胛骨前面微凹,后面有一向外上的高嵴,称肩胛冈,其外侧端称肩峰,是肩部的最高点。 肩胛骨可以有上提,下降,外旋,内旋,外展及内收六种运动。 老百姓可以笼统的叫“肩周炎”,作为专业人员,我们绝不可以笼统的处理“肩周炎”。附着在肩关节上有16块肌肉,哪些肌肉有损伤,治疗处理时心里要跟明镜似的。 1、肩胛舌骨肌: 肩胛舌骨肌起于肩胛切迹旁的肩胛骨上缘。两个由中腱连接的肌腹构成,止于胸骨舌骨肌外侧,舌骨体的下缘。功能为下压已被上提的舌骨。 2、胸小肌: 胸小肌起自肩胛骨喙突,止于第2-5肋。具有上抬肋骨和下回旋肩胛骨的作用。 在圆肩驼背的人中,胸小肌多紧张,拉长菱形肌;另外胸小肌紧张易卡压臂丛神经和锁骨下动、静脉。 3、前锯肌: 前锯肌起于肩胛骨上角、下角以及两者之间的脊柱缘(内侧缘),止于头8—9肋中间,功能为前拉肩胛骨和抬高肋骨,是辅助呼吸肌。 前锯肌无力一般会形成翼状肩,并影响肩胛骨上抬活动度。 4、肱二头肌: 肱二头肌该肌起于盂上结节及关节孟的后唇,向下越过肱骨头进入结节间沟,沟的前侧有横韧带防止长肌滑脱,此腱有悬吊肱骨头,防止肱骨头向外向上移位的作用。前臂旋后及肘关节屈曲时,腱的紧张力增加,但并不沿结节间沟滑动。此腱断裂后,可影响肩部的稳定。肩关节活动时长腱沿结节间沟上下滑动。二头肌腱鞘发炎时,由于肌腱腱鞘肿胀,因此外展及内外旋均受累,且活动时局部疼痛。肱二头肌除了有屈肘功能外,对于肩肱关节前屈也起一定作用。 5、喙肱肌: 喙肱肌起自肩胛骨喙突止于肱骨小结节下部,作用是使肩屈、水平屈曲(内收)。喙肱肌损伤多会出现肩关节活动受限,尤其是水平内收。 6、肱三头肌: 肱三头肌长头起于肩胛骨盂下结节,止于尺骨鹰嘴。功能为伸肘。 损伤多会出现手臂背侧疼痛,皮肤粗糙且与网球肘有很大联系。 7、斜方肌: 斜方肌起于枕外隆突、项韧带和全部胸椎棘突,止于锁骨外1/3内侧,肩峰、肩胛冈,上斜方肌上提肩胛骨,中斜方肌回缩肩胛骨,下斜方肌下降肩胛骨。上斜方肌和下斜方肌、前锯肌能使肩胛骨上回旋。 上斜方肌多紧而无力,中下斜方肌多无力。斜方肌损伤会导致肩部、颈部、头部疼痛。 8、大菱形肌: 大菱形肌起自胸2、3、4、5棘突,止于肩胛冈之下的肩胛骨内侧缘,使肩胛骨上提和内收。 小菱形肌: 小菱形肌起自第7颈椎和第1胸椎的棘突,止于肩胛冈之上的肩胛骨内侧缘,使肩胛骨上提和内收。 菱形肌损伤会使肩胛骨内侧缘疼痛,在圆肩患者中菱形肌多被拉长。 9、肩胛提肌: 肩胛提肌起自颈1、2、3、4的横突后结节,止于靠近肩胛冈下部的肩胛上角,使肩胛骨上提和内收,并且与菱形肌、胸小肌使肩胛骨下回旋。 肩胛提肌非常容易劳损,其损伤一般会导致严重的颈部活动受限,落枕也容易损伤这块肌肉。 10、三角肌: 三角肌为肩关节外最坚强有力的肌肉,起点广泛,远端以扁腱止于肱骨干的三角肌结节,其肌束分为前、中、后三部,上臂外展运动主要由三角肌中部纤维和冈上肌协同作用,其前部肌纤维同时可内旋及屈曲上臂。后部肌纤维可以外旋及伸展上臂,三角肌瘫痪时其功能部分可由冈上肌代偿,但此时肩关节只有20°~30°的外展功能,同时三角肌瘫痪时,由于上肢的重力作用,可发生肩关节半脱位。 11、大圆肌: 大圆肌起自肩胛骨下角和外侧缘1/3,止于肱骨小结节嵴,功能是内收、内旋。肌纤维与背阔肌上部纤维平行,所以与背阔肌上部纤维功能类似。 大圆肌是内旋肌,过于紧张会导致肩关节外旋受限。 12、小圆肌: 小圆肌起自肩胛骨外侧缘上2/3,止于肱骨大结节冈下肌下方,作用是使肩外旋。 小圆肌多有损伤,严重患者会出现类似于尺神经卡压的4、5指麻木症状。应与颈椎病等鉴别。 13、冈下肌: 冈下肌起自肩胛骨冈下窝止于肱骨大结节,作用是使肩外旋、水平伸展(外展)。 冈下肌损伤一般也与颈椎活动受限有关系,过于紧张会导致肩关节水平内收受限。 14、冈上肌: 冈上肌起自肩胛骨冈上窝止于肱骨大结节上部,作用是使肩外展并将肱骨头拉向关节窝,并在外展的初期起作用。 冈上肌损伤会导致肩关节上抬出现疼痛,且活动受到限制。 15、肩胛下肌: 肩胛下肌起自肩胛骨下窝止于肱骨小结节,作用是使肩内旋,水平屈曲(内收)。 肩胛下肌损伤一般会导致严重的肩关节活动受限,尤其是在时间过久的肩周炎。紧张会导致肩关节外旋受限。 16、背阔肌: 背阔肌起于下6胸椎和腰椎的棘突,骶骨上嵴中间和髂嵴外缘,止于肱骨小结节嵴,部分人群在肩胛骨下角处也有止点。功能为内收肩关节,并使其内旋和伸展。 背阔肌损伤有的人会导致肩关节上抬受限。 治疗肩周炎方案 陈燕娇医生临证经验1.“肩三针”穴位注射配合埋线治疗肩周炎 取穴患侧肩髃、肩前、肩贞(合称“肩三针”,肩髃为锁骨肩峰端下约6cm的骨缝中、肩前为腋前皱襞头上约1.5cm、肩贞为腋后纹头上约3cm),另取患侧对侧条口穴。用复方当归注射液2ml,维生素B12注射液0.5mg(1ml),曲安奈德注射液40mg(1ml),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mg(5ml)配制混合液备用。 操作:穴位注射用10ml一次性注射器7号长针头,抽取混合液9ml,摇匀,常规穴位局部消毒,在“肩三针”直刺入穴位轻轻提插,出现酸麻胀困感亦称“得气”,回抽无血或无泡即可缓慢推药,针刺深度以“得气”为宜,肩三针各注入3ml左右。4次为1疗程,每次间隔5天。穴位埋线采用注线法,2周1次。 2.埋线结合剥离治疗肩周炎 先在患肩找出压痛敏感点(或肩部活动时的痛点))3-5个,这些痛点一般分布在喙突处、喙肱肌、肱二头肌短头、冈上肌、三角肌、冈下肌、冈上肌和小圆肌抵止端、肩峰下等。将一次性埋线针的斜刃顺着肌肉纤维走向,垂直刺入穴内,待有酸胀等针感后,轻微提插数次,然后纵行疏剥几下,再横行剥离几下,当觉针下有松动感时,再推入针芯,将线体植入肌层。 想要了解更多?为了保护你的隐私,如果你还有任何疑问,菜单留言咨询或者添加yarkine北京去哪家医院看白癜风最好什么原因导致白癜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