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病后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而上肢功能障碍占全身功能的60%,手功能则占上肢功能的90%[1],主要表现为屈曲挛缩,握持、侧捏、对掌、对指等功能丧失[2]。手不仅能完成复杂运动,还具有精细感觉功能,主要通过上肢和手指灵活、协调的运动来完成。中风病后患者肘关节张力增高,异常模式显著,严重影响患者的手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工作等。因此缓解肘关节张力,加强肘关节控制训练,促进患者手功能的恢复。

中风病患者在痉挛期常见肘关节屈肌张力增高,使患肢及手功能的恢复受到很大的影响。运动肘关节的肌肉通过肌腱附着于肱骨的内、外上髁,肱二头肌、肱肌和肱桡肌负责屈曲肘关节,肱三头肌负责伸直肘关节。运动手和腕关节的肌肉起于肘关节,起始于肱骨内上髁的前臂肌肉可以屈曲手指和腕关节,起始于肱骨外上髁的前臂肌肉可以伸直手指和腕关节。肘关节还有深层肌肉完成前臂和手的旋前和旋后运动。因此脑卒中患者的上肢屈肌模式及肘关节的解剖关系导致了在肘关节肌张力增高时常伴随着前臂旋前,腕关节屈曲等异常模式,影响了上肢及手功能的恢复,使患者在手指抓握、对掌、侧捏等精细动作存在一定的障碍,影响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因此我们在康复治疗时,通过解决肘关节的肌张力问题,而改善上肢的肢体功能及能力。

临床上患者在痉挛期常用的方法:

(1)手法治疗:

①肱二头肌痉挛致使肘关节屈曲,可在肩关节前面肱二头肌短头起始点,垂直向下按压,力量适中,以患者能耐受而不引起紧张或抗拒为宜,按压3-5分后,肱二头肌放松,肘关节自然伸展开[4];

②上肢抗痉挛姿势:患者取坐位,颈部及脊椎伸展,治疗师一手握住患肢的肘关节,另一手控制手,使其完成上肢的外旋位,肘伸展,拇指外展;

(2)理疗:电子生物反馈及冷水疗法的应用;

(3)矫形器:肘部伸直位矫形器的应用;

(4)药物治疗等疗法。

肘关节伸直后,引导着患者进行正常运动模式的主动性活动训练,打破痉挛模式,诱发分离运动;在肘关节肌张力缓解时诱发患者的腕部功能性训练,促进腕部及手功能的恢复。

在患者上肢功能Brummstrom分期IV期时,利用木钉、Bobath球及日常生活用品等康复器材,加强肘关节控制训练,抑制异常模式,强化患者手指功能的分离运动及手指精细动作的改善,根据患者的功能及能力的恢复,不断改善训练方案及训练难度,并提升患者主动参与康复训练的积极性[3],从而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生存质量。

Bobath球和日常生活用品训练

抑制异常模式

在临床中风病患者治疗肘关节的肌张力及加强肘关节的控制训练,可促进患者上肢及手功能的恢复,进而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使其早日回归家庭及社会。

[1]姜荣荣,陈艳,潘翠环,脑卒中后上肢和手运动功能康复评定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1(10):-.

[2]邢科新.手功能康复机器人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3].肖阳,徐秀林,翟艺,等.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手功能康复评估训练系统的设计[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2(3):-.

[4]于永红,简易上肢屈肌痉挛抑制器结合电脑中频对脑卒中后[j].检验医学与临床,11(16):-.

合作/转载请与后台联系

张亚男

赞赏

长按







































北京权威白癜风专家
专业从事白癜风诊疗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kzmq.com/zzyhl/759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