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天真无邪,那可爱的小模样,谁看了都想逗一下。更别提每天都要看孩子的家长了,和宝宝玩,可能是最幸福的时光。

但是,逗玩也要讲究尺度,有些方式隐藏着危险,不仅不会令宝宝开心大笑,还可能使宝宝受到伤害!

建议大家都来看一看,就算没有宝宝也应知道,以后不要也不要再这样逗别人家的孩子啦。

1

逗哭

很多家长,尤其是男性,总喜欢逗哭宝宝,还美其名曰是“稀罕宝宝”、“猴稀罕”。可能是他们觉得宝宝生气、委屈、受惊吓、惊慌失措的样子很滑稽可笑。

又或者是真的很喜欢宝宝,但是不会表达,一定要抓住宝宝和自己玩,就算宝宝已经明显表现出不耐烦、生气的样子,还是不罢休,最后弄哭宝宝。

?对宝宝的危害:

不要以为宝宝小不记事,有研究表明,不记事时的经历,依旧会影响到孩子性格的形成,而且不易改变。这些影响到成年都不会被轻易发现,比如最常见的“你最终跟你最讨厌的爸爸一模一样”。

2

抛宝宝

大人用手托住宝宝的身体,往上抛出三四尺高,在其下落时用双手接住。宝宝或许会因为动作刺激而被逗得大笑,但这笑声背后却隐藏可怕的后果。

?对宝宝的危害:

宝宝在自上落下的过程中,跌落的力量非常大,很容易造成颈椎脱位或半脱位;

小宝宝的颈部肌肉还没有发育完善,无法支撑头部。频繁抛接孩子会让他的头部一直处于晃动中,脊柱、脊髓、脑部组织以及神经血管,都可能出现异常移位甚至撕裂,这就是“婴儿摇晃综合征”。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导致宝宝脑瘫、发育迟缓、智力障碍。

而且有可能损伤大人的手部,大人的手指也可能戳伤宝宝,如果戳到要害部位,会引起内脏的损伤。

更危险的是,一旦没有准确接住宝宝,后果不堪设想。

潜在危险:脑部受损

紧急应对措施:

剧烈摇晃后遗症对大脑的损伤基本不可逆,所以孩子出现嗜睡、食欲不振、呕吐症状(小宝宝还可能囟门肿胀),请立即就医。

3

坐飞机

有些地方叫飞高高,有些地方叫坐飞机,地域不同叫法不同,但实际都差不多。家长双手分别抓住宝宝的脖颈和脚腕,用力往上举,同时转圈。

?对宝宝的危害:

这样不仅容易跌伤宝宝,同时快速旋转,会使宝宝的脑组织与颅骨相撞,损伤脑神经,影响大脑的发育。

4

转圈

大人用双手抓住宝宝的两只手腕,提起后飞快转圈。宝宝会因为周围事物快速旋转而产生眩晕感,可能感觉这样很好玩,但一旦出现意外,宝宝可能会怪你一辈子。

?对宝宝的危害:

孩子还小,肘关节并未发育完全,韧带相对较为松弛、脆弱。当手臂被过度拉扯时,压力都在娃的肘关节上。一个不小心,很容易导致肘关节脱位,少数情况下还会造成骨折。所以不要过度用力拉拽孩子的手臂!

这常发生在1-4岁的孩子中。脱位后,稍微弯曲或者移动手臂就会疼到不行,所以稍微碰下孩子,他都会疼得嗷嗷叫或者大哭。

如果大人没站稳,可能和宝宝一起跌伤。宝宝的关节部位还没有发育完全,很可能导致其关节脱臼、脊椎骨受损。

潜在危险:肘关节脱位

紧急应对措施:

肘关节脱位后,家长不要试图帮孩子活动受伤关节。要先用围巾、衣物等柔软织物把受伤部位固定、保护好,第一时间送医确诊进行后续治疗。

5

骑大马

让宝宝骑在自己肩上,顶着宝宝走路,逗宝宝玩。

?对宝宝的危害:

孩子一旦没坐稳往后仰,脊椎很容易受伤。而如果孩子没抓稳或者爸爸不小心滑倒、绊倒,孩子意外坠落的风险很大。

从爸爸脖子上摔下来,那可比从床上、餐椅上摔落伤害大多了。意外跌落的后果,咱们也强调过好几次了。顶着大肿包、颈部受伤都还算轻微的,孩子生命都可能会受到威胁!

而一旦宝宝没坐稳,手臂被爸爸过度拉扯可能会肘关节脱位。这么危险的坐姿,真别给宝宝尝试了。

潜在危险:意外坠落

紧急应对措施:

意外坠落发生后,家长千万别着急马上抱起宝宝,此时最重要的第一步是观察:

孩子意识清醒、面色正常,只是哭一会的情况下问题不大;

后续24~48小时,若宝宝出现嗜睡、持续头痛、呕吐等异常情况就要赶紧送医;

跌落宝宝出现昏迷、呼吸异常等反应,或出现疑似骨折、颈部受损,就千万别挪动孩子,并立刻拨打!

6

捏脸颊

宝宝嫩嫩的脸蛋、明亮的眼睛、粉嘟嘟的小嘴,让人总是忍不住想捏一捏。但是,你还真得忍住了。

?对宝宝的危害:

虽然捏宝宝脸颊只是一个小动作,但如果宝宝脸颊的唾液腺被经常触碰的话,会因为反复刺激而导致流口水次数增多。而大力的挤压,更会使宝宝的口腔黏膜受损。

7

吓唬

很多长辈在逗孩子的时候总喜欢说,“你妈妈不要你了”、“妈妈给你生个小弟弟/妹妹,以后就不爱你了”、“你不是亲生的,是垃圾里捡来的”等等。

?对宝宝的危害:

宝宝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对大人说的话没有判断能力,会把吓唬自己的话当真,不再信任父母,造成恐惧。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形成难以磨灭的痛苦印记。

8

捏鼻子

有些家长看到宝宝小小的鼻头很可爱,又会忍不住伸出自己的“咸猪手”捏上一把。还有些家长因为嫌宝宝鼻子扁,用手捋鼻子,认为这样鼻梁能变高。

?对宝宝的危害:

宝宝的皮肤非常脆弱,家长一用力就可能会对宝宝的鼻粘膜造成伤害。如果捏宝宝的鼻子,还可能会使鼻腔分泌物通过耳咽管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

9

亲吻

大人看到可爱的宝宝时,总喜欢亲吻宝宝,这对宝宝来说真的很不好。

?对宝宝的危害:

亲吻宝宝的脸颊时,大人如果用了化妆品,很可能会接触到宝宝的皮肤,化学物质和香料很可能会造成皮炎等,伤害小朋友稚嫩的皮肤。

宝宝的免疫力相对较低,嘴对嘴亲吻时,很可能造成病菌的传播,导致宝宝患上一些易传染的疾病。

10

捉小鸡

有些老人或者男性家长,总喜欢在男宝的小鸡鸡上捏一把或摸一摸,还夸张的大呼“捉鸡鸡啦,小鸡快跑”……这种自以为在逗宝宝的行为,实际是一种不尊重宝宝的表现。

?对宝宝的危害:

随便摸宝宝生殖器官,是对宝宝隐私的不尊重。而且生殖器官很娇嫩,随便触碰很容易将手上的细菌带给宝宝,造成感染。

触摸小鸡鸡时,宝宝的生殖器官受到刺激,很可能使宝宝养成爱摸自己生殖器的习惯。给宝宝穿上纸尿裤,可以有效避免宝宝无意识的触摸以及被摸。

11

强迫表演

很多家长喜欢在人多的时候,让宝宝表演自己的才艺,宝宝不愿意时,还要强迫。

?对宝宝的危害:

如果孩子不愿意表现,而家长强迫,很容易使宝宝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严重时甚至会让孩子对社交产生恐惧。

12

喝酒

在饭桌上吃饭时,有些喜欢喝酒的大人总是喜欢让宝宝也尝一口。殊不知,酒精对宝宝的伤害非常大。

?对宝宝的危害:

宝宝的肝脏代谢功能还不完善,即使是一点酒,都很容易引起酒精中毒,可能出现昏迷等重症,严重还会影响脑部发育。无论是含酒精的饮料,还是用筷子蘸一点、舔一下,都是不行的。

13

拔萝卜

家长用双手托着宝宝的下巴,用力往上提拉。

?对宝宝的危害:

用力提拉宝宝的下巴,很容易造成脖颈的损伤。轻度的可能产生痛感,严重时甚至会对颈椎造成伤害,引起其他身体疾病。

14

抓痒痒

宝宝的笑声确实很有魔力,能让人忘记烦恼。所以有些家长就会通过抓痒痒的方式让宝宝笑。

?对宝宝的危害:

宝宝这种被动的笑,身体没有控制力,大笑不止很可能造成宝宝缺氧,带来危险。而且,一定不能在宝宝吃东西的时候逗笑,这样很可能使食物呛入食管、气管,造成窒息。

15

投喂

有些家长在吃一些粒状食物时,会让宝宝张大嘴,将食物丢进宝宝的嘴里吃。

?对宝宝的危害:

将食物扔进宝宝嘴里,很可能导致食物进入气管,使宝宝呛咳,严重时甚至引起窒息。

看完大家有没有悲惨童年历历在目的既视感。其实家长也都是喜欢、爱宝宝的,但是这种爱的方式真的很不恰当。

宝宝的成长需要我们每位父母细心的呵护,一些潜在危险的动作,不但家人不要做,别人和宝宝玩类似的游戏也一定要制止!

适合不同年龄段宝宝的益智亲子游戏

由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所具备的能力以及兴趣点不同,所以,家长一定要为宝宝选择适合他的游戏。

婴儿期(0-1岁):

这个年龄段的宝宝运动能力发展特别快,会逐渐解锁抬头、坐、爬、行走等技能,小手也会抓握东西,同时能发出一定的语音,能对大人的语音能作出正确的反应。

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家长可为孩子选择以训练感官和动作为主的游戏,比如照镜子、身上摘星星等。

1

照镜子

玩法:妈妈把宝宝抱到大镜子前,问“宝宝在哪里?”,然后举起宝宝的一只手,并挥挥手说:“宝宝在这里!”。妈妈还可以在镜子前做出各种夸张的脸部表情,引起宝宝的注视,帮宝宝强化自我认知。

2

摘星星

玩法:妈妈预先把夹子夹在衣服上,然后示范给宝宝看怎样将夹子从衣服上取下来,一般两次左右宝宝就学会了,并会乐此不疲的一直玩下去,这可促进宝宝手指精细动作的发展。

幼儿期(1-3岁):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会独立行走,并逐渐掌握跑跳的技能,动手能力也有了很大进步,语言发展尤其迅速,会用词和简单的句子表达一定的意思。家长可以跟宝宝玩以练习行走和学习说话为主的游戏,比如推车游戏、下一站是谁。

1

推车

玩法:让宝宝双手握住小车向前推,家长紧跟后面控制好宝宝的行走速度和方向,锻炼宝宝的行走能力。

2

下车

玩法:坐公交车的时候,让宝宝猜一猜下一站上车的是谁?可以给宝宝猜的范围,如:是叔叔还是阿姨?是小朋友还是老爷爷老奶奶?如果宝宝猜对了,可以继续让宝宝说出上车人衣服颜色、动作和神态。

学龄前期(3-6岁):

学龄前宝宝的行走动作更加协调,双手的精细动作有了一定的发展,会用完整的句子连贯地表达意思。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玩跑、跳及精细动作的游戏和智力游戏等,比如捉尾巴。

玩法:把手帕或丝巾的一部分塞在孩子的裤腰里,露出三分之二当作“尾巴”。孩子在前面跑,父母在后面追,当把手帕或者丝巾抽掉时,父母就算胜利了。也可以让孩子追,抽父母身后的手帕或者丝巾。

有话说

游戏对宝宝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孩子认识世界的工具,能够愉悦孩子的身心,也能增进亲子之间的情感互动,但一定要注重方法并且掌握度,不然很容易让宝宝陷入危险之中。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学习更多早产儿知识









































中药清热解毒治白癜风
中科医院获“聚力共健”品牌影响力企业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kzmq.com/zzyhl/820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