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一直有父母来咨询肘关节脱位这个问题,好多父母都会困惑,今儿来深入解读下产瘫的肘与前臂畸形。 肘部畸形,肘部屈伸肌完全瘫痪的很少见,绝大多数的后遗症是肘关节屈曲畸形,临床表现为肘关节屈曲挛缩,被动伸直受限,就是“手臂伸不直了”,既影响功能又影响美观,这是由于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肌力恢复不平衡所致。 前臂旋转障碍一般有两种,产瘫2型(C5-7损伤)一般是由于旋后恢复不佳而出现旋前位畸形(掌心朝下),产瘫4型常表现为前臂旋后固定畸形(掌心朝上),且同时出现桡骨小头前脱位。 大家比较关心的是怎么治疗呢? 肘关节屈曲畸形是可以预防的,当孩子屈肘开始恢复时,我们会配一个伸肘位支具夜间佩戴。即使已经有点屈曲挛缩,肘关节欠伸15°对外观与功能无明显影响的话,夜间伸肘位支具仍然可以起到预防作用,然后白天父母还需经常把患儿肘关节被动“撑撑直”,这样屈曲挛缩慢慢地可以矫正。如果长期不带支具的话,较弱的肱三头肌与较强的肱二头肌所导致的屈肘畸形就会进行性发展成骨性畸形,如果达到60°就需要手术干预了。 对于前臂旋转障碍,产瘫2型的旋前位畸形,旋后困难,对功能及外型损害较小,通常随着屈肘功能(肱二头肌)的改善,前臂旋后功能会好转,旋前位畸形会慢慢纠正,康复除了按摩手臂肌群之外,还需加强肱二头肌训练,肱二头肌有旋后作用。 而对于4型全臂丛的患儿,旋后位畸形常合并骨间膜挛缩及桡骨小头脱位,该畸形对功能及外观的影响很大,且康复疗效也十分有限,因为长期的旋后位畸形会导致骨间膜挛缩,挛缩易成固定型,这又进一步加重功能受限,旋后位畸形后期需要手术干预。 接下来再谈一谈由于前臂畸形导致的桡骨小头脱位问题,也是一个逻辑问题。 上周,自家宝宝手臂被拉了一下,导致前臂不能旋转,于是自行复位后,马上活动自如,效果立竿见影。外伤牵拉—桡骨小头脱位—前臂旋转障碍,我们通过复位,恢复旋转功能。 再看看产瘫,神经动力不足—前臂旋转障碍—桡骨小头脱位,如果仅仅复位,只是改善影像学变化,前臂旋转功能还是不能恢复,我们应该从神经功能角度出发,根本解决问题,而不仅仅是简单的复位。 所以,不要再纠结脱位这个问题,我们更应该治疗白癜风多少钱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治的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