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宝宝都是上天赐予我们的天使,需要我们精心的守护,从她降临的那一刻起,我们的视线和心便再也离不开她。

但是,你可能没想到:我们的守护有的时候却会伤害到宝宝……

大人常会领着宝宝走路、上台阶,在宝宝跌倒瞬间猛然拉住幼儿手致伤;或从床上拉起幼儿,拉胳膊伸袖穿衣;或抓住宝宝双手转圈玩耍等等,都有可能会造成宝宝的关节脱臼。

Q

A那么,宝宝关节脱臼怎么办?

1,当发生关节脱位后,家长要特别注意,不要再过分牵拉宝宝发生牵拉脱位的上肢,尤其在上台阶或宝宝即将摔倒时。

2、半脱位时肘部疼痛,宝宝哭闹,肘部半屈曲,前臂中度旋前,不敢选后和屈肘,不肯举起和活动患肢。这时家长应医院进行处理,用手法复位难度不大,复位后用三角近悬吊一周就可痊愈。

病理

小儿桡骨头半脱位又称牵拉肘,多见于4岁以下的幼儿,是临床中很常见的肘部损伤之一。男孩多于女孩。左侧多于右侧。脱位次数过多,易形成习惯性脱位,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骨与软骨发育的逐步完善,脱位次数会逐渐减少,7岁以上还发生的较为少见。

原因

多为间接暴力所致。当幼儿肘关节处于伸直位时,腕部受到纵向牵拉,或幼儿的前臂在旋前位被成人用力向上提拉,即可造成桡骨头半脱位。幼儿的桡骨头发育尚不完全,环状韧带松弛,当肘关节在伸直位时,突然受到牵拉,肱桡关节间隙加大,关节内负压骤然增加,关节囊和环状韧带被吸入肱桡关节间隙,桡骨头被环状韧带卡住,不能回归原位,从而形成半脱位。

诊断

1.孩子的手臂有纵向被牵拉的外伤史。

2.孩子哭闹,手臂不肯活动,也拒绝别人触摸。

3.肘关节无明显肿胀,呈半屈曲或伸直,前臂不能抬举。

特附自行复位手法

望家长们认真学习,谨慎使用!

1、与患儿相对而坐,左手置于患儿桡骨头外侧,右手握住其腕上部,逐渐牵引拨伸并旋后,一般在旋后过程中即可复位。若不能复位,左手拇指压于桡骨头处,右手用较大力牵引至肘关节伸直旋后位,然后屈曲肘关节,即可复位。

2、亦可将拇指压在桡骨头部位,另一手握住患儿腕部,患儿肘关节屈曲至90°,做轻柔的前臂旋前旋后活动,也可达到复位的目的。

复位成功时,可感到或听到桡骨头入臼的弹响。

复位后,患儿肘部疼痛立即消失,停止哭闹,开始使用患肢,能上举取物。

QA如何找到桡骨头的位置?

屈肘,能摸到肘部有两个突起,其中那个比较矮的没那么突出的就是桡骨头所在之处。

复位后注意事项:

一般不需要特别处理,必要时用绷带将患肢悬吊胸前两天,为小儿穿脱衣服时,防止牵拉患肢,以免脱位再次发生,形成习惯性脱位。穿衣服时伤手先穿,脱衣服时伤手后脱。

希望每一个宝宝都能健康、快乐地长大!

如果您身边有突发事儿,有趣事儿,感人事儿,请将新闻线索爆料给我们,您也可以将文字、照片、视频发送至我们的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kzmq.com/zzywh/1050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