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是什么?

脑瘫是指小儿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发育时期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症,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同时经常伴有智力、语言、视觉、听觉、摄食等多种障碍,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伤残疾患。

一、早期表现

  

脑瘫的早期表现是指脑瘫儿童在出生后至9个月前所出现的异常情况。

1.新生儿期或3个月内婴儿易惊,啼哭不止或哭声微弱,睡眠困难。

2.喂养困难,表现为吃奶无力,拒乳或边吃边哭,吞咽咀嚼困难,进食出现呛咳,从而导体重增长缓慢。

3.在听到噪音和体位改变时,易出现拥抱样惊吓并半哭闹。

4.4~6周龄的婴儿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差,表情淡漠,自发运动少或呈现不由自主的“鬼脸”样。

5.3个月婴儿在被支撑腋下站立时,无双腿伸直站立的表示;俯卧位不能抬头。

6.4~5个月时仍然竖头不稳,不能追视物体,仍表现为拇指内收,手握拳;不会伸手抓物品。生活4个月身体松软,不能使自己保持在某一体位;不会翻身,自发运动减少或运动异常,如过早地全身呈滚木样突然翻身;四肢僵硬,扶腋窝站立时可见双足尖着地;护理大小便困难(便后清洗、换尿布时大腿外展受限)等。

7.6~8个月仍不会独自坐。

8.8个月以后仍无爬行意识与动作。

二、脑瘫分类

按照运动障碍性质、肢体瘫痪部位两种方法对脑瘫进行分型

1.以运动障碍性质分型

(1)痉挛型这类患儿主要表现为运动时肌肉僵硬,主动或被动活动困难,并由此导致身体长期处于异常姿势,头颈控制发育延迟,伸腿坐位时,躯干前屈,不能充分伸展。痊孪型脑瘫儿童常常采取“W”样坐姿,前臂手掌向下,腕下垂,握拳,有时上臂呈后伸状态。步行时出现双下肢交叉样剪刀式步态。

(2)手足徐动型占脑瘫总人数的20%。这类患儿的主要表现为肢体或面部出现难以控制的、多余的不自主运动。紧张或躁动时动作明显增多,安静时动作减少,人睡后动作消失。

乳儿期多表现为身体发软,头颈竖立延迟,抱起时身体呈向后伸张状。逐渐出现颜面、手、手指、足部等肢体末端的不由自主运动。在做主动运动时不由自主运动明显加重,安静、睡眠时减轻。保持一定的姿势困难。同时常常伴有发音困难,流口水、进食障碍等。

由于脑瘫儿童在运动或维持姿势时肌肉张力高低不定,常见异常的姿势突然出现或突然消失,身体难以保持静止,因此平衡能力受到很大影响。异常的肌肉张力常累及面部与发音器官,而出现言语不清、说话费力、语句不连贯等情况。腱反射一般无异常,原始反射中的侧弯反射持续存在,智力较少受到影响。

(3)共济失调型主要表现为肌肉张力偏低,上下肢动作不协调,距离辨别不准确。运动时可见身体有粗大的摇摆。站立、步行的发育延迟。站立时以双下肢外展、足间距加宽来保持稳定。行走时身体摇摆不定,上肢在有意接近物体时可出现震颤。语句不连贯,无高低音调的区分。精细动作的准确性差。可见到眼球震颤、舌肌颤动等。智力一般不受影响。

(4)弛缓型两岁以下的脑瘫儿童表现出身体与头颈发软、无力,肌肉张力低下,仰卧时呈青蛙状,膝腱反射检查时可以引出或亢进。此型可以是其他类型的先期表现。

(5)强直型较少见,主要变现为主动、被动运动均困难,四肢、躯干伸直样僵硬。在运动时,躯干、四肢阻力增高,以铅管样强直为主。

(6)震颤型很少见,主要表现为四肢静止时有震颤。

(7)混合型表现为两种或两种以上各类型的特点,最常见的是痉挛型与手足徐动型同时存在。

2、以瘫痪部位分型

(1)四肢瘫

(2)双重性偏瘫

(3)双瘫

(4)三肢瘫

(5)截瘫

(6)偏瘫

(7)单瘫

  医院特别提醒:虽然脑瘫是以运动障碍为主的疾患,但是同时还可以合并其他障碍,如生长发育落后,智力低下,癫痫,视、听觉障碍,牙齿发育不良,咀嚼、吞咽、唇闭合困难,言语障碍,情绪、行为异常等。长期的运动和姿势异常也可以引起继发性肌肉肌腱挛缩、关节畸形、关节脱位等。

三、训练内容和方法

(一)头部控制训练

抬头和头部控制是正常儿童运动发育过程中最先表现出来的技能。只有在头部控制良好的基础上,才能诱发出其他运动。具体包括:

1.仰卧位训练方法

患儿仰卧,双下肢屈曲,头、躯干摆正。训练员双手握住患儿肘部,将其上肢伸直,手掌稍向下压,将患儿慢慢拉起至坐位,可促使患儿头部向前保持抬高。

2.仰卧训练方法

(1)患儿仰卧,用前臂和肘支撑身体。训练员在其头部前方,通过色彩鲜艳且能发出声音的玩具吸引患儿主动抬头或用手指叩击患儿颈后,刺激患儿抬头。同时对其说:“抬头、抬头”。

(2)对因背部肌肉力量较弱而主动抬头有困难的患儿,可以以头高足低的形式俯卧在楔形垫或枕头上,使患儿双腿伸直,双手前伸。将玩具在患儿头部前方或上方,鼓励其抬头看玩具、并伸手抓玩具。

3.坐位训练方法

将患儿双腿分开,坐在训练员屈曲的大腿上,一面对面的游戏来诱发训练患儿抬头,以增强肩部的控制能力和背部肌肉的力量,同时纠正不对称的姿势。

(二)翻身训练

具体包括:

1.由下肢带动翻身训练

(1)患儿仰卧,训练员位于患儿双脚下方,用双手分别握住患儿的两踝,使其一侧下肢伸直,而将另一侧下肢屈曲,并将屈曲的下肢压向伸直的下肢,辅助其以双下肢带动骨盆与躯干旋转到对侧,同时说“翻身”。

(2)患儿俯卧,双上肢伸向头的前方。训练员位于患儿双脚下方,用双手分别握住患儿的两踝,辅助其用双下肢带动身体转为仰卧位,并同时说“翻身”。

2.由上肢带动翻身训练

患儿自然仰卧,训练员位于患儿头顶上方,双手分别握住患儿的一侧手腕和另一侧肩,使被握住手腕的上肢伸展后,向身体对侧做内收、内旋运动,辅助身体转为侧卧位或俯卧位。充分利用一侧上肢的运动过程,促使患儿头和身体及下肢自然翻转。

3.主动诱发翻身训练

患儿仰卧,训练员用色彩鲜艳、带声响或发光的玩具在前面吸引患儿注意,然后将玩具移向患儿的一侧,鼓励其转头,向前方伸手抓去玩具。在将玩具逐渐抬高,吸引其转身至侧卧直至俯卧。反之可以诱发患儿自俯卧至仰卧的翻身。

(三)坐位训练

在获得较好的头控制能力与躯干和盆骨控制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此项训练可提高患儿坐位保持和坐位平衡的能力,使患儿在坐位时能完成进食、交流、学习等活动。具体包括:

1.矫正异常坐姿训练患儿取坐位,双下肢分开。训练员坐在患儿对面,用双腿轻压其双腿,使患儿双下肢伸展。同时,训练员双手握住患儿的这肘关节,促使其抬头,挺直背,保持良好的坐姿。

2.椅坐位训练患儿坐在高的靠背椅上,双腿用布垫分开,双腿平踩在踏板上。胸前摆放一高度适宜的小桌,桌上放一些玩具,使患双手可在桌上自由玩耍。此训练适用于年龄在1岁以内或重度手足徐动的脑瘫儿。

3.骑坐位训练患儿取坐位,双下肢分开,骑坐在长条凳或训练滚筒上。两脚踩在地面上放平。伸出双手,轻扶凳面、挺直背,保持坐位。此训练适用于下肢肌肉痊孪内收的脑瘫儿。

4.坐位平衡训练患儿坐在无靠背的凳子上,双腿稍分开,脚踩在地面上,坐稳。令患儿上举物体,身体向左右旋转。

(四)爬行训练

爬行训练是儿童早期移到的方式,也是日后行走的基础动作之一。通过爬行可提高四肢与躯干的控制、协调能力。

1.辅助髋部爬行训练

(1)患儿用手和双腿支撑身体。训练员抬起患儿的髋部,并在其前方用玩具引诱,帮助其练习爬行。

(2)用手漆位姿势控制较好的情况下,令患儿抬起一侧上肢变为三肢支撑,上下肢交替训练。然后进行同时抬起一侧上肢和另一侧上肢的两点支撑,并交替练习。

2.辅助膝部爬行训练

患儿用手和双膝支撑身体,双上肢伸直。训练员用双手压起其膝后部,帮助练习爬行。

3.辅助踝部爬行训练

训练员位于患儿后方,双手握住其脚踝,令患儿先伸出一只手向前方支撑,然后辅助向移动对侧下肢。左右下肢交替进行训练。

(五)站立训练

可延长小儿站立时间,提高站立平衡能力,促使髋关节发育,为行走做好准备。

1.器具辅助站立训练用带子将患儿腰部适当固定。用垫子分开患儿的双腿,与肩同宽,双脚平放,保持站立位。在患儿胸前放置高度适宜的桌子,使其用双手在桌上玩玩具,训练下肢的负重能力。

2.站立稳定训练患儿站立、双手扶在桌子上,双脚放平。训练员位于其后方,双手扶住患儿盆骨两侧,并可向右推动,促使其自己保持稳定。

3.平行杠内站立训练患儿站在平行杠内,双手分别握住双杠,保持站立。

4.由坐位站起训练患儿坐在椅子上,双足着地放平。训练员位于其前方,双手握住患儿的膝关节。让患儿躯干向前倾,逐渐由坐位站起来。

(六)步行训练

1.平行杠内步行训练

(1)患儿站在平行杠内,双手分别握住双杠。训练员位于其身后,用双手扶住患儿一侧膝关节和踝关节。令患儿将另一侧下肢屈膝、抬起,然后按照从足跟到脚掌的顺序着地前行。

(2)患儿站在平行杠内,双手分别握住双杠。训练员位于其身后,身体紧贴患儿,同时用自己的腿推动患儿双腿前行。

2.步行器辅助训练

足下垂的患儿应在配戴小腿矫形器后,用双手扶住步行器练习行走。训练员在其身后保护,以免发生危险。

(七)上下台阶训练

此训练可提高患儿行走能力和运动协调能力,对患儿适应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1.跨步训练患儿在平行杠内练习跨过高低不同的木块,提高行走能力。

2.辅助上下台阶训练上台阶时,训练员由后方用双手分别扶住患儿的髋部和肩,帮助其练习。在训练中逐渐减少帮助,直至患儿能够独立上台阶。下台阶时,训练员再自前方扶住患儿的髋和膝,辅助训练。

3.引导上下台阶训练训练员在患儿的前方,用拉环引导其上下台阶。

4.独立上下台阶训练躯干控制较好及上下肢活动较自如的患儿,可单手扶阶梯扶手上下台阶。训练员在患儿上台阶时需站在其身后,在患儿下台阶时则站在其前方进行保护。









































北京中科忽悠
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最好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qkzmq.com/zzyhl/1554.html
------分隔线----------------------------